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创新思考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创新思考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创新思考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或采访现场录制的同步声音,它包括被采访人的谈话录音、背景声、效果声。本文所指的同期声是被采访人的谈话录音,包括记者、主持人的现场主持语。
同期声运用中普通存在的问题
在同期声的运用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为用而用,徒有形式。记者深知同期声的运用是电视的重要特点,为追求形式上的这一特点,经常大量地使用同期声,但仅仅是为用而用,徒有形式。至于该用不该用,该如何用好却缺乏推敲。有的记者甚至为了领导、朋友、熟人的面子和关系,送了人情,成了人情同期声。这一现象在一些电视媒体和记者的新闻稿片中屡见不鲜。
二、人为导演,矫揉造作。在这类同期声中,被采访人的所言与其身份不相符合,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话语,情态也不自然。所讲内容和语言风格,有明显的记者“导演”和“教说”的痕迹。这样的同期声当然缺乏亲和力和真实感,即使讲得头头是道,但从本质讲它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可能达到应有的舆论效果,也是非常有害的。
三、游离主题,画蛇添足。这类同期声与新闻的主题相脱节甚至毫无关联,成了“多余”的同期声。使用这样的同期声,就会冲淡新闻的主题,影响新闻的准确表达,有时还会因“节外生枝”而转移观众的感知方向,造成观众对该新闻理解的偏差。
四、冗长罗嗦,拖泥带水。新闻的同期声不在长短,关键在精要,电视新闻的篇幅有限容量有限,不可能也不容许使用大段的同期声。在实践中有的记者往往使用大段大段的同期声,既拉长了新闻片的篇幅,又降低了新闻的价值量,得不偿失。
五、“三多三少”,不够贴近。同期声采访表现为上层多、基层少,官员多、百姓少,旁观者多、当事人少。这一现象在电视新闻的同期声运用中十分普遍,背离了新闻“三贴近”的要求,不是同期声运用的应有之义,应当克服。
同期声运用的原则及要求
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具有解说词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直被广泛运用。要运用好同期声,应把握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要使同期声成为新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同期声与解说词、电视画面,相互配合,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绝不能“两张皮”,“各顾各”。使用好同期声,就要力求围绕新闻的主题,与解说词、画面相协调,使之成为整条新闻稿件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规避“为用而用”的形式主义。
二、要使同期声富有有效信息量和价值量。同期声运用得有无意义,有没有表现力,关键就在于记者所采录的同期声包含的信息量和价值量是大是小。其信息量、价值量越大,所用同期声就越有表现力。因此,记者在采录同期声时,要尽可能地引导被采访者谈得透彻、深刻、谈到“点子”上。
三、要使同期声准确、生动、形象。同期声是电视新闻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要求解说词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作为电视语言形式之一的同期声同样要求准确、生动、形象。要使采录的同期声准确、生动、形象,记者就要注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多采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群众的原生态语言本身很生动、很形象,很真切感人,要比“官腔”有表现力得多。此外,还要注意简洁,即在后期剪辑中精心选择已采录的同期声,要走出“同期声用得多用得长,就是有分量有深度”的误区。
四、要使同期声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典型性、权威性就是指选择被采访的人物具有代表性,所谈的内容有普遍性,是能够令观众信服的陈述、主张或观点,是一种“非他(她)莫属”、“即此而非彼”的东西,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一般地讲,在用画面不好表现,用解说没有相应的画面配合的情形下,用同期声表达来弥补。
同期声运用的创新
一是同期声充当新闻的导语。电视新闻不再唯有解说作导语,可以用记者现场主持语或者被采访人的同期声作导语,使新闻新颖活泼富有视觉、听觉的感官冲击力。以同期声充当导语,启领新闻主体,往往能够引人入胜,使电视新闻的特点、属性得以更加充分的表现。
二是同期声充当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用一段同期声提纲挈领揭示新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视听觉冲击力,放在节目提要中,具有“出奇制胜”的收视效果,为新闻节目增光添彩。
三是通篇同期声创造无解说新闻的新形式。新闻片不用一句解说,通篇是用同期声串联而成,浑然一体,不但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在传播效果上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不过这种纯同期声无解说的电视新闻形式,需要记者的功力,需要采访前的精心策划,采访中的快速反应和运筹,需要后期剪辑制作时认真结构。
同期声运用的创新远不止上述的三个方面。电视被称为“遗憾的艺术”,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还会有更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