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农村建设有机统一的几思考
学习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1
实现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农村建设有机统一的几思考
实现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农村建设有机统一的几思考和谐文化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只有建设深层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可持续的社会和谐。当前,商南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步入了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并在加紧实施。如何把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农村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达到文化体系与经济基础、政治导向、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一致、积极互动、相互促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就商南县而言,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提升“茶、畜、果、油、药”五大绿色特色产业,做精做细生态旅游业,实施重点农业项目,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发展,推进田园与工厂的对接。整合县乡两级农业科技资源,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着力,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输出和就业转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积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基本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为和谐农村奠定物质基础。
二是加快公益事业建设,促农村和谐管理。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妥善处理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不断加大农村校舍建设和必要的“硬件”投入,配齐配强师资,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解决农民“看病难”;切实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认真落实农村独生子女奖励政策,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是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农民素质提高。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深入宣传党的科学理论和各项惠农政策,扎实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转变思想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增强致富本领。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电影“2131”工程、“三下乡”活动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乡、村文化站(室)建设,稳定和充实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充分挖掘商南特有的根雕、雕塑、剪纸、刺绣、藤编、竹编、民歌、社火、龙灯、秧歌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间文化、乡村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加强基层阵地建设,促农村政治保障。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增强村级事务决策的民主化。要利用农村开展的“双培双带双示范”等载体,确定一批、培养一批、带动一批农村发家致富的能手,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要把在农村先进性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农村经验向普通群众延伸,逐步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高效的司法机制、完备健全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和衷共济。
五是加快乡村文明创建,促乡村新风塑造。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社会风尚,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和推动广大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注重农户这一细胞,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方针,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文明农民”、“道德建设示范户”评选等活动,让农民在参与中感受文明、享受文化、接受教育。夯实文明创建的基础,注重扩大文明村的覆盖面,注重提高文明村创建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文明村镇测评体系,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民俗文化生态村、文化特色村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让农民在参与创建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