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疑”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思考

学习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18

“合作探疑”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思考第2页

氛围,并以参加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课堂上进行师生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尝到成功的甜头,产生愉悦心理,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增强“我能行”的自信心。如教学“通分”时,教师出示了分子分母各不相同的三个分数:7/8、3/4、5/12,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分数最大。有的说5/12,有的说7/8,有的说不能比较……同学们争执不休,但怎么也得不出一个结论。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学生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提醒大家想一想以往是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的,以往比较分数大小时分子分母有什么特点,现在的分子分母又有什么变化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动力源泉----自信心。学生在老师的暗示下,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统一,要比较大小必须统一单位,这就是“通分”。师生间的合作在议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自信也在合作中充分展示。又如,在学习分数时,老师出题目让学生把五个苹果平均分给六个人。应该怎样分最公平,设计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然后汇报给老师和同学听。学生对于这种生活中时较易出现的问题都有一种亲切感,他会很积极地去进行思考。

(六)、激发竞争意识,让学生懂得“他行,我也行”

心理学研究指出: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有坚强的自信心和不屈的竞争意识,通过努力都会获得成功。传统的教学形式总是老师问学生答,一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但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只会等着同一个组的学生想出来的答案。我们班上就有非常多这种现象,在安排小组讨论的时候平时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就是坐在那里听别人讲话,自己从不想加入进去,问其原因都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不敢说出来,所以我们平时要鼓励这种类型的学生,使他们有自信,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存在自卑的心理,认为别人的就是对的,自己的都是错误的。

(七)、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受到“我真行”

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从而形成滋育创新意识的土壤。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让每个学生分工协作,分别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结果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让他们觉得“我真行”。例如用多种方法解这样的应用题:黑兔比白兔少1/3,黑兔有20只,白兔有多少只?这是一道单位“1”未知的应用题,学生一看到就想到了用方程解。此时老师就让成绩一般的学生回答,并及时鼓励,让他们觉得“我真行”。然后师进一步提出要求: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这时候学生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低声商量寻找着自认为最好的答案。工夫不忘初心人,学生们想出了许多方法,有根据比例解的,有根据倍数关系解的在前者的基础上不时有学生补充更正。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变成了生与生之间的答辩会,在答辩过程中,问题得到了解决,得到了补充,每个学生也感到自己真行。

总之,新课程改革需要有一个新课堂,新课堂要求有一个新面貌,新课堂下的合作探疑正好体现了这点,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我们广大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我们要有一个成功、宽松、和谐的课堂,最重要的是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新的课堂理念,我们不但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更重要的是成为他们的服务人;教会学生学习、合作的方法,挖掘他们大脑的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