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学习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17/8/18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当前加快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全新的实践,需要我们积极努力地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必须要明确目标,加大投入,深化改革,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和发展格局,以此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凭借灵活的机制和敢闯敢冒的精神,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由于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差别呈不断扩大趋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阻碍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联系我区近几年来统筹城乡促“三农”发展的实践,建设新农村正当其时,我们要乘势而上,发挥优势,力求有新的作为。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其根本要求就是统筹兼顾。目前出现的城乡差别不断拉大的趋势,既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不相符合,也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只要城乡差别不缩少,科学发展观就无法得以落实,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无法得以解决。如何扭转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和结构,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筹划,协调推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行动。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人均gdp为4229美元,人均gdp为4481美元,人均gdp达5354美元。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我区经济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许多新的特点:一是经济总体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近三年以来,的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以年均22%的速度递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以年均22%、19%的速度递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以年均16%、8%的速度递增。二是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集聚。如近几年来,我区一产持续下降,二产稳中趋降,三产明显上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的3.6∶62.6∶33.8调整到的3.1∶54∶42.9,一产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小,表明需要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是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其他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经济社会趋向协调发展。这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也明显加快,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大体经历了城市分隔、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和城市一体四个阶段,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城市文明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70%。目前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3%,预计到3年后将达到50%,正处于城乡融合到城乡一体迈进阶段。另外,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发展空间有限,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以城市化为载体,彻底打破城市二元结构,通过统筹和整合城乡资源,来实现城市空间上的拓展和内涵上的丰富。目前,的城市总体规划也已经将农村纳入城市建设的范围,城乡一体化已成必然趋势。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工业化与城市化形成互联互动。而推进工业化的基础和重点都在农村。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工业经济的主体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基础在农村,调整城乡结构,加快城乡一体,是最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只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才能提升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水平,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三)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快新农村建设、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实践证明,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民抓农民、就农村抓农村,是无法破解“三农”问题的,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农业曾是农民生存的基础,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渐下降,农业比重只有3.6%,农民人均耕地不足0.4亩,农业已成为“弱势产业”。发展农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只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型效益农业,融农业于城市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城乡的最大差别就是市民与农民的差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缩小这一差别的有效途径,就是减少农民人数的总量和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撤村建居的方式,使城郊农村成为城市社区,农民变居民。按照城乡统筹的理念,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就业、保障等方面,让农民与市民享有相同的权利,不断提高农民的就业和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和生活问题。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只有推进城乡一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二、当前我区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的长期积累和当地情况的不同,各地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别有其各自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差距:
(一)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拉大。我们是经济先发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乡居民收入迅速提高。“十五”期末,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02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7.8%,这些数据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也反映出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悬殊。一是从总额看,相差一倍以上,实际上还远远不止。因为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的收入,相对稳定且均衡;农民收入包含从事一、二、三次产业的收入,其中以二、三产业为主,不仅不稳定,而且差异很大,其中企业经营者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半数以上,广大农民收入要大大低于统计的平均值。二是从增幅看,相差近一倍,而且呈现拉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将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是城乡差别的主要体现,它也直接影响着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的差别。
(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别明显。近几年来,各地都致力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明显加大,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改市设区,建城区面积从14平方公里扩展至32平方公里,共拆迁旧城110万平方米,新建住宅小区24个,新增面积38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2.1平方米扩大至27.87平方米。台州一中、剧院、市立医院和市中医院综合大楼、体育中心一期、椒北引水一期、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大桥等一批重大城市教育、文化、卫生、道路、生活设施相继建成;台州东方太阳城、台州海洋水族馆、江滨公园、市民广场、白云飞瀑、老年公园等景点及居民休憩场所先后建成开放。当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居住小区、道路、学校、文化、卫生等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但与城区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落后于城区,农村“脏、乱、差”的环境状况依然存在,文化娱乐设施和水、电、气等生活设施与城区反差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城乡差别的先天因素。
(三)城乡就业保障差异依然较大。过去,城乡差别主要体现在就业和保障上,“城里人”有充分的就业和完全的保障,可以高枕无忧,而“乡下人”一直与就业和保障沾不上边,只能自找门路,自食其力。企业改制后,城镇居民大多数下岗,但在政府的关心下,广大下岗职工基本上实现了再就业,在,城镇失业人员只要不挑不拣,可以在24小时内实现再就业,而且在改制中,城镇居民的养老、医疗也都得到保障。农民则不同,长期以来靠土地吃饭,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民毅然走出土地,闯荡市场、从事非农产业,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有不少农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已大超过城镇居民,但广大农民的就业与保障仍不能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待遇。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失土农民的就业与保障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着手解决,但仅是开端,涉及到许多关联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城市就业与保障在机制上的差异依然存在。
城乡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别,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看,是体制差异所致。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工农产品“剪刀差”,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远远低于对工业的投入。另外,在户籍、就业保障、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城市居民与农民相比具有政策和体制上的落差优势。虽然这种优势近年来逐渐开始弱化,但长期的历史性积累问题一时难以消化,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新阶段后,城乡差别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将日益激化。近年来,农民上访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焦点问题。
从主观上看,是城镇居民与农民不同的思想观念所致。由于城市都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市民在接受文化教育、技能培训、信息辐射等诸多方面条件优于农民,使市民的文化水平、就业能力、社会阅历等方面要高于农民,市民比农民更易接受新事物,改革和开放意识较强。相对来说,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劣于市民,曾长期以耕作为生,封闭的环境,使其思想观念也相对陈旧和保守,虽然近几年来,农民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观念更新很快,但总体来说仍不及市民开放。思想观念的陈旧和保守,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理清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必须着力深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坚持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落实措施,转变观念,突出重点,强化物质、体制、组织保障,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配套实施,整体推进。在具体措施上:
(一)抓住根本,着力在思想观念上寻求突破。城乡一体,必须实现观念一体。改革开放初,沿海地区率先解放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赢得了先发优势。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我们在规划、体制、政策、结构等各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此,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重大突破,努力实现思想上的再次大解放。一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要首先解放。统筹城乡发展绝不仅仅为了缩小城乡差别所采取的临时性举措,而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哪个地区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哪个地区就能抢占发展先机,领导干部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首先从原先狭隘的单纯的抓“三农”工作或抓城市化、工业化的框框中跳出来,用宏观、系统、全局的眼光看待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形成新的工作思路。二是及时引导群众更新观念。长期城乡分割的结构,导致城乡居民观念上的较大差异。如在就业上,城镇居民吃大锅饭思想依然存在,高不成、低不就,不愿到民营企业就业,农民恋土思想较重,守着几分田,有吃有穿,就不愿参加技能培训和进厂工作。在居住方式上,市民不愿购买乡下房子,农民不愿“立改套”,依然保持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保障上,市民希望政府“全包”,失土农民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掏钱进社保。在身份观念上,城乡居民依然有所融合,农民不愿进城,居民不愿下乡。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广大群众树立城乡一体的观念,自觉摈弃那种城乡有别的认识。但观念的形成与改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努力形成上下共识,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二)破解难题,着力在规划编制上寻求突破。城乡一体,必须实现规划一体。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全面整合城乡资源,合理安排好城乡的空间、生产力、人口布局。目前将按照台州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抓紧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功能配套,重点是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形成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体系,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在城市规划中,要用超前的眼光,留足城市发展空间,按照城乡一体理论,编制中心城区、中心镇(街道)、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市化规划体系。在城区规划中,要显山露水,凸现城市个性;在镇(街道)规划中,要与城乡相融合;在村庄规划中,要用城市化的理念来统一构思,合理安排农村的生活、生产布局,而不能以村为界、条块分割。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既要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又要为城市的拓展和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要搞好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规划,系统地编制好交通、水利、电力、给排水、垃圾处理、教育、卫生、文化等城乡各项基础设施,使城乡基础设施实现一体化。
(三)激发活力,着力在体制创新上寻求突破。城乡差别主要在于体制差异,城乡一体,必须是体制一体化。努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形成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为此,要深化五项改革: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被征地农民,在征地时就着手解决养老和医疗保险,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得到了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政策。对未被征用土地的农民,根据自愿和分类的原则,在若干年内,全面实行农村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对生活困难的农民,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予以保障。同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步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从保障体制上消除城乡差别。二要深化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城市化快速推进后,城郊农村变为社区,农民成为市民,身份变了,待遇如何保证。白云街道的联谊村大力推行社区股份制改革,破解了难题。他们将村集中资产全部予以量化,按照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村民各自按所尽义务和应享受的权利大小分配股份,农民既成市民,又成股民,既有市民所拥有的身份和生活环境,又有市民难以拥有的村级集体资产收益,成功地实现了从农民向市民的真正转变。在大力推进社区股份制改革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城中村的区位优势,合理开发好村留地,及时引导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使变为市民的农民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同时也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动力和发展潜力。我这次蹲点调研的下陈街道牛轭村,通过自我发展、联合开发等多种途径,积极做好村留地开发,建起2100平方米的菜市场,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8万元,在村留地建造25间店面房,每年可达收入46万元,还引进超市等其它收入,每年总收入可达125万元,基本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三要深化撤村建居工作。在深化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要积极稳妥地做好撤村建居工作,凡土地全部被征用的村,及时地将其转为城区的社区,对村级集体资产予以股份化,对村民居住点统一集中安置,将城市基础设施及时配套到位,使农村真正融入城市。四要深化完善征地拆迁安置政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适时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规范平衡土地征用补偿分配和管理政策。切实加强征地款管理,土地征用款除劳力安置费和清苗补偿费分到户外,其余一律留在村里,用于村民缴纳社保费用。提高旧城改造村民住宅拆迁安置补偿标准,采用“拆一还一”的政策,使被拆迁农民户户都能拆旧房盖新房,迁小房住大房,居住条件有明显的提高。五要深化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消除城乡体制上差别,还需要农民自身思想上的解放和素质上的提高。既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提高对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性的认识,使农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又要切实加强农民素质培训。要根据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农民自身要求,进行定向培训,农民一经专业培训,就能直接在当地企业中就业。同时,要统筹安排城镇下岗职工与失土农民的再就业工作,定期组织再就业洽谈会,使失土农民充分就业。
(四)突出重点,着力在工作载体上寻求突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必须要选择载体,以点带面,以此来推动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一定要以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着力点。一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台州的主城区,区位独特,基础雄厚,同时又正处于城市的快速扩张时期,推进城市化,就能有效地带动城乡发展。按照台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未来5-,的大部分农村都将变为城区,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以城市基础设施为联接的纽带,尽快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增强城区在生产要素、产业、人口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二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按照城乡一体化理念和建设“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要求,注重发展农村工业经济,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农村遍布的优势,以规模民营企业为带动,建设一批乡镇工业城,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推进基础设施延伸和城区框架拓展。三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切实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一批现代化新农村。下陈街道牛轭村能成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正是因为充分发挥好村两委的先锋模范作用,抓住飞跃工业城发展的有力时机,统一建造小康村,是工业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成功典范。因此,按照发展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整合周边一批村庄,建设几个农村新城,融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于一体,使城市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同步推进,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