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论文--论八荣八耻的思想价值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15
八荣八耻论文--论八荣八耻的思想价值
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荣耻倒置,就会陷入罪恶的深渊;一个社会,如果荣耻倒置,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一个人,如果荣耻倒置,就会导致颓废、堕落直至自我毁灭。因此,正确的或者进步的荣辱观,向来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或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是善良人们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肯定了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基础的是非观念,反对各种颓废、消极、落后的观念和行为,这就要求,必须克服相对主义的“公理婆理”式的真理观念,澄明认知理论上的思想混乱。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等等,这些社会生活观念的是非,是泾渭分明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为什么在许多情况下却荣辱倒置呢?原因很多,其中也包括对某些理论的曲解,对某些理论的误解以及某些理论的过渡膨胀。比如,对真理相对性的曲解。真理的相对性是指认识的真理性的有条件性,但它并不否认关于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的客观性。而有些相关思想认识则过渡夸大这种相对性,甚至与“双赢”、“多赢”相比附,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式的相对主义。[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nayishi.com]这就易于为模糊荣耻界限制造“口实”或根据。又如,对于生活方式多样性的某些误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是说人们现实的生活方式没有优劣之分、美丑之别,而某些相关思想认识则以人的绝对自由为依据,片面强调“每个人各有各的活法”,这就易于为一些颓废落后行为打开方便之门,甚至成为荣辱倒置的“辩护词”。再如,主体性思想观点在某些人中的过度膨胀。本来,主体性理论在于阐释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自我意识、自觉意识、自我意识在实践和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人的主体性同样是主动与受动,条件性与自觉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然而在某些不当阐释中,人的主体性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在实践和认识中逐步生成的;它只能为人们所发掘,是绝对自由的,它非但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反而如何规范都会成为主体性发挥所要克服的障碍。因此,道德失犯、价值失据、认知失真,是这种主体性过渡膨胀的必然结论,这就易于导致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是非观念陷入混乱,并釜底抽薪式的导致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荣辱观念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值得认真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