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中做贡献 在贡献中求发展
在服务中做贡献 在贡献中求发展第2页
破束缚,采取非常规的措施予以解决;在教师科研的支持上,以学科研究方向为指向,对高水平成果予以重点奖励,鼓励教师瞄准学科研究方向,出高水平的系列成果。学校还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天津商学院纵向课题管理办法》、《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配套资助办法》、《青年科研培育基金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使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更为有效,立项数目逐年增加,立项层次逐年提高,科研经费额逐年递增。5、坚持服务中做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高。5年来,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其中863项目3项,国家级项目45项,省部级项目123项;出版学术专著66部;获得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3235篇,其中被sci等检索收录108篇;获得省部级奖项37项。
在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同时,学校积极面向商贸流通业开展了服务品质、商业企业、低温物流、食品安全、酒店旅游、商业地产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近年来,学校就区域经济发展和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相关问题开展了广泛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从1991年起,连续多年承担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报告的研究等多项工作。主持了诸如《服务创新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我国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天津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多次主持或参与了天津市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和平区商业区或商业中心的规划和改造,5年来先后承担了《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商业街改造的可行性研究》、《天津市民营经济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河北中邦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山西省临汾市卧虎山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等203项横向课题的研究,近期又主持参与了天津市宁河县、静海县的商业规划和旅游业开发项目。学校还先后举办了“服务管理国际论坛”、“中法现代服务业国际论坛”、“当代中国新话语”等国际学术会议。近3年来学校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学科优势为依托,先后研制开发了我国首台sj20血浆速冻机及血浆冰温料理台,获得8项专利,提高了血液制品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主研制的sun系列电阻焊微机控制器的系列产品,被一汽、丰田、春兰集团、lg集团等知名企业广泛应用,填补了国内高端电阻焊机的空白;研制的数控背封多功能包装机,出口近10个国家和地区,为天津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面向需求,精心打造特色专业
作为直接服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商科院校,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坚持特色人才培养质量观,紧密贴近现代商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努力提高专业教育水平。
1、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努力构建服务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学科专业体系
1980年,在当时商业部的直接领导下,学校按照“围绕商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促商业”的指导方针,开办了商业企业管理和制冷技术两个专业,当年批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开始了为商业领域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历程。1998年划归天津市管理后,学校进入了新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期,特别是天津建设现代商贸中心的区域定位、滨海新区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校培养既懂现代商业理论、又有现代商业管理技能的高级应用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一方面加大提升、改造原有学科专业的力度,优先调整和发展贸易、金融、法律、商用工科等学科专业,促进它们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同时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发展活力;另一方面紧密结合经济建设需要,大力发展和积极设置适应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加入wto,现代服务业面临更多的外资进入、更严峻的外企竞争, 现代服务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如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良性发展,其人才培养任务更为直接和迫切。以来,为适应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要求,面向经济发展需要,围绕现代服务业,学校有计划地增设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应用心理学、金融学、通信工程、商品学、物流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酒店管理等本科专业,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能力明显加强。
目前学校已经具有管、经、工、法、文、理6大学科,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管理学、经济学和服务商业的工科类学科为主,应用学科为优势,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其中管理学科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营销、现代管理理论、服务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创新、旅游企业管理为主进行商科教育;经济学科以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国际贸易政策、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经济发展与金融制度为主进行商经教育;工学学科以冷藏物流、食品加工与保藏、人工环境控制、制药工程、包装工程为主商工结合;法学注重商法结合;文学类、理学类学科以经贸应用为主要方向。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总结多年商科高等教育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学校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提出复合型创业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具有商科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坚持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育人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充分发挥以商科为主,管、经、工、法、文、理学科兼有的优势,围绕复合型创业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从开始,实施学科大类招生培养,在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热能与动力工程类、生物工程类、电气信息类、数学类共计22个专业进行大类招生,突出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发展个性,使学生“零距离感受专业,近距离观察市场”。同时, 依据“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基于商学、立于诚信、注重创新”的原则,全面修订培养方案,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效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第二,坚持国际化办学,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惯例,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吸收和消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学术理论,编写新教材,改造老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较早引进美国的原版教材,出版了中国第一批高等院校饭店管理专业的系列统编教材,在全国高校中推广使用。学校与美国州立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合作培养酒店及旅游管理学生,引进国外大学的课程体系,学生毕业时授予中美双方学士学位。现在校生已有千余名。首届毕业生已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学位证书。除继续深造外,其余学生已全部被万豪国际集团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的酒店预先录用。目前,双方在公共事务管理、房地产、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正在进行新的合作探讨。为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培养模式上作了新的尝试。学校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合作举办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自级开始全部纳入计划内招生,确保生源质量。该项目同时实施外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计划和中方“财务管理”教学计划。学生毕业时,将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成为“既管人、又管财”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现“订单式”培养人才。学校始终鼓励支持各专业根据自身实际,紧密贴紧社会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办出专业特色。学校与光大集团下属的光大期货有限公司联合培养金融学专业(期货方向)本科人才项目正式启动。按照双方合作的要求,学生在第三年完成金融专业所有课程的学习后,第四年进行专业方向的培养,由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承担大部分方向课程的培养和实习安排,学生毕业后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录用一定比例的学生就业。学生经过专门的培养,可以胜任期货行业相关岗位的交易、咨询、营销、研发等工作,在期货领域有竞争优势;同时学生还能够适应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金融领域的工作。该项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将更好地服务于天津金融业大发展的格局。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学校在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培养资源与校外培养资源的有机结合,知识传授与实际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上,有了新的突破。
学校主动面向现代服务业,实施培养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的特色发展战略,收到了明显效果。连续5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学生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重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改革报》、《天津日报》及多家电视台和门户网站多次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情况,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