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与中国联通的时代使命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25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与中国联通的时代使命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推动我国发展的长期实践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和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同志4月14日在中央企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能不能科学发展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安全。各级党委和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解决企业突出问题、完善企业体制机制的有效手段,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要机遇,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变为谋划企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企业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办法措施。

中国联通是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重组而成的,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目前资产规模达到5000多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48万多人。今年以来,随着完成上市公司、集团公司的合并重组、顺利获得3g牌照、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公司的工作重心已经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在这个关键时刻,恰逢在中央企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对中国联通是一个难得契机。可以说,科学发展不仅是党中央的要求,更是中国联通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践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新时期新阶段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重大成果。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努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同样也是中国联通下一步改革发展实践的内在要求。

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联通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贡献力量的迫切需要。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等。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国家把“保增长”确定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出努力使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左右。这既充分显示了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决心和信心,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中国联通来说,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把自身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联系起来,通过加快3g投资建设和业务运营的步伐,直接为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做出应有贡献;通过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宽带、移动、互联网通信等服务,为各行业开拓市场、应对危机提供支持。

第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联通顺应全球电信业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球电信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电信业务和运营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以ip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技术、网络、产品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电信业正在从语音通信产品为主导、向语音和综合信息服务产品为主导转变。传统运营模式已经不完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全业务经营成为主流发展趋势。从全球来看,绝大多数电信运营商都是既发展固网业务,也发展移动业务,并且都在积极探索真正意义上的固网移动融合业务。宽带化成为大势所趋。无论是固网业务,还是移动业务,宽带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电信技术与业务日益呈现出的移动化、宽带化、ip化和融合化趋势,要求人们对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思考和科学分析,从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

第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联通追赶先进电信企业的迫切需要。合并重组后,中国联通在通信行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相比先进电信企业,当前加快发展的任务显得尤为紧迫。这要求中国联通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使企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巩固提高。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当前的机遇和挑战,把握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优势,使业务收入较快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重点业务取得发展、综合优势更加突出。作为特大型的中央企业,中国联通肩负着党、国家和人民的重托,有责任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从而不仅在中国通信业、而且在世界通信业占有一席之地。

第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联通解决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在最近一轮电信改革中,中国联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实事求是地说,一些影响制约公司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协调性仍然比较突出——协同效应的发挥有待付出更大努力,全业务经营的举措需要更有成效,经营管理需要更加精细高效,适应企业转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都需要与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更加适应。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求中国联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对中国联通来说,既面临经济大环境、行业大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也面临业务结构调整、发展布局调整、运营模式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出路只能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知难而进、开拓创新。

中国联通坚持科学发展的时代使命

当前,中国联通要紧紧围绕“融合创造新优势,3g实现新发展”这一学习实践活动载体,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换言之,坚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时代赋予中国联通的使命。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改革重组后,中国联通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把中国联通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名副其实地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为此,中国联通要利用重组成功、3g商用等重要机遇,始终把发展置于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发展速度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中国联通成为全球最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wcdma运营商。同时,要加快提升宽带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潮流中积极寻求并努力把握新机遇,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综合实力。围绕上述目标,中国联通必须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尽快把公司做大做强做优。

(二)积极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型。国内新一轮电信体制改革完成后,市场格局与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竞争无疑将进一步加剧。面对电信技术演进与业务发展的新变化,面对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趋势,面对公司合并后实现统一管理的新要求,单纯的数量规模型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在经营、投资、管理、支撑、服务等方面,都要做优做佳。要通过持之以恒地网络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企业发展过程中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三)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全业务经营的新形势下,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兼顾。首先,要统筹好当前与未来主导业务的发展。当前,固网语音业务收入占比较高、边际成本低、贡献效益大,2g业务、固网宽带、增值业务仍然是当前保增长、保业绩的重点业务,绝不能轻言放弃。另一方面,3g业务、宽带信息服务,是通信业界公认的“明日之星”,也不可等闲视之。新老业务的新陈代谢,是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新型业务,只要有市场、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坚定不移地去发展,并在发展进程中顺利完成新老交替。其次,必须进一步统筹好南方与北方、城市与农村等不同区域的发展。要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优化资源配置,使各地分公司的规模、速度与效益,同当地的经济、人口、行业发展水平和同业竞争者相匹配,实现收入与成本、投入与产出的合理匹配,不断提高发展水平。此外,还要统筹好固网业务和移动业务、2g业务和3g业务、话音业务和非话音业务的发展。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新的中国联通组建以来,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借鉴先进企业经验,建立了新的组织架构;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按客户群建立生产作业组织体系;组建移动网络公司,以更好地集中资源抓好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维护;正在组建音乐、视频等子公司,推进专业化运营和市场化运作;等等。这些体制机制方面的变革,有的已开始显现实效,有的还不免经历阵痛。但适应市场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中国联通既定的努力方向。概而言之,一要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研发体系建设,立足自主创新,持续增强公司业务、技术、服务和管理创新能力。二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三要正确处理集中和分散的关系,通过合理划分权责,发挥好总部、省分公司和本地网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四要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引导各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五要建立符合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选人、用人机制。

(五)建设以人为本、内外和谐的企业。对通信企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对外要以客户为中心,对内要以员工为根本,让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首先,要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努力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上来。主要任务是,面向3g业务和全业务经营,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客服中心资源整合;要积极推广使用电子渠道、网上营业厅等便捷的服务手段,为客户创造更大的方便和价值,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着力整改服务短板问题,解决好包括客户个人信息泄漏、垃圾短信发送、移动增值业务强行定制、移动网络质量不如人意、宽带修障不及时等问题。

其次,要把以人为本体现到依靠广大员工、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上来。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和创造性,充分听取他们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