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文化年动员大会上的报告

企业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1

在企业文化年动员大会上的报告

树立新理念打造新特色努力开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
在企业文化年动员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在全厂职工学习贯彻厂四届五次职代会精神之际,今天,我们又在这里隆重召开企业文化年动员大会。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大家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提高全厂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安排部署“企业文化年”的各项具体工作,带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身到我厂今年企业文化系统工程中去,努力开创我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在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确定了将“文化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分别作为全年工作思路的“四项创新”和“五项措施”之一,并在全年“八项主要工作”中,进一步提出了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年”的明确要求。以此为契机,我们决定将确定为我厂的企业文化年,今年将在哈三20年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在全厂范围内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工作,完善企业文化系统工程,用文化的力量实现哈三发展的新超越。[那一世范文网文章-http://nayishi.com]

在今天的动员大会上,我主要讲以下四个问题:

一、切实提高全员对企业文化建设深刻内涵及重要意义的认识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沉积的一种文化精髓,是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一种价值体系,也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及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行为、制度、规范的总和。简单的说,企业文化,就是告诉企业每一个成员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强烈的认同感使他们自觉地以此标准来约束、激励自己的行为。具体来说,它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企业理念及企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提炼、确立和贯彻。

目前,企业文化已成为众多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方式。企业越是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就越突出,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运用文化力实现企业全面发展,对我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六届五中全会还重点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正式写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我们通过不同的媒介已经对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是我们建设企业最宝贵的思想准备。我认为,先进文化为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必要条件。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企业的有机延伸,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职工对企业使命、目标的认同度,实现企业“软”管理与“硬”制度的有机结合,实现科学管理、经验管理与文化管理的有机融合。

华电集团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极为重视,早在成立初,贺恭总经理就在集团公司首次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职工根本利益,具有中国华电特色的‘一主多元,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的总体目标,并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二、三、四、五”工程,要求所属各单位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或修订好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集团公司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为我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作为华电旗下单机容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在管理国产化大机组方面,可以说,我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们要通过建设先进文化,进一步提升国产化机组的管理水平,把企业的职工培育成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水准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承担这一重要社会责任,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和把握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种要素,四个要素,不可偏废,缺一不可,是企业文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集团“358”战略计划、建设和谐企业、实现哈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第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适应改革形势,树立职工共同理想的需要

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不是强加的,而是需要一种氛围、一种默契、一种力量,把全体职工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文化的力量能够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鼓舞职工士气,凝聚企业力量,塑造企业形象,使企业在积极进取的动态发展中保持旺盛的活力。

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我们面对着改革、发展的双重任务,决定哈三改革、发展成败的因素是人,我们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的目标就是使全体职工认识发展环境,认同企业文化,适应改革的形势,树立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同舟共济、并肩携手,共同推动哈三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劈波斩浪,不断前行。我们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为哈三发展理论和管理方式提供丰富的内涵,更好地寻求企业人性化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模式,为哈三赢得电力市场竞争和实现创新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哈三已经积淀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些文化理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它应有的魅力,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现有的企业文化已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并不断壮大,我们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筑、培育、提炼先进的、内涵更为丰富的企业文化,这是我厂适应改革形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凝聚人心,达到人企合一境界的需要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构成了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系是企业的灵魂,会使企业中每个职工的思想息息相通、情感紧紧相连、行为相互协调、知识相互补充,企业与人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统一体,最终达到人企合一的境界。

电力企业改革后,企业生存的内部、外部环境都随之发生了改变:南方新建电厂如雨后春笋,我厂大机组的竞争优势不断被削弱;对改革带来的阵痛,有些职工的意识尚未完全觉醒,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领悟不深刻,“等、靠、要”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人心思变,职工队伍存在不稳定因素,人才有所流失。这些情况的出现,使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体系,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用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来整合企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行为,提炼属于我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取得广大职工认同,提升职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鼓舞职工为企业发挥更大的干劲,承担更重的责任,奉献更多的才智,使职工成为企业永远的追随者。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凝聚人心,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第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强化内部管理、推进企业科学化的需要

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工具,在企业文化建设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我们开展制度文化建设,一是使企业文化“浸透于”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中,让制度体现文化;二是以规范合理的制度“统帅”职工的思想,让职工接受制度。

在加强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把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刚性化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育人活动,可以将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渗透到管理过程的细节之中,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转变。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能有效地规范管理,增强执行力,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还要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将企业对职工的关爱、激励和培养融入各项管理制度里,体现在制度的执行中,创造公平、民主、和谐的企业环境,培育、造就一支优秀的“四有”职工队伍。因此,在规范和加强企业管理中,我们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优化企业形象和规范职工行为,使企业文化理念完全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二、回顾发展历史,盘点哈三企业文化现状

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诞生而形成,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积累、演化、创新。回顾我厂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

我厂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创业时期我们以文化为先导,着力倡导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铁人精神”,建立了一支敢打硬仗、不畏艰难的职工队伍,使两台20万千瓦机组分别提前一年投产,有力缓解了当时用电紧张的局势,并屡次展现冠军的风采。敢于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融入了创业时期的企业文化。在厂首届职代会上,我们提炼升华了“安全、团结、务实、文明”的企业精神,激励职工爱厂如家、业务求精、踏实进取;在国产首台60万千瓦机组安装、调试、投产过程中,全体职工把“为民族争光,为国家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深融入到企业的二次创业中,以“发展民族电力工业”为己任、以“打造国产机组品牌”为目标,克服重重困难,使国产首台优化60万千瓦机组投入生产。在“发展民族电力工业”这一企业使命的激励下,不断打造标志性国产品牌,我们提出了“创全国一流火力发电厂”的奋斗目标,职工们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铁人精神”,树立“科技创新、追求卓越”的信念,跻身全国一流火电厂行列。在哈三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我们的职工将个人追求融入企业的发展,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生存紧紧连在一起,树立起“企兴我荣,企衰我耻”主人翁信念。四号机投产后,我厂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作为龙江电力企业的窗口,我们并未满足已取得的成绩,而是冷静分析龙江电力供大于求的新形势,抓住机遇,适应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顺利实现了两台20万千瓦机组的增容改造,不断创新、勇于超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归纳总结企业理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