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作法和体会
农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作法和体会
党得民心民得实惠
——农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作法和体会
我场位于武汉两环(中环、外环)、两桥(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两港(阳逻国际深水港、天河空港)之间,区域面积71.76平方公里,人口3.4万,是武汉市“一主三化”示范建设试点(以民营经济为主,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和武汉特色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创建区。
近年来,我们以建设富裕、和谐、武湖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以加强和改革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着力点,坚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武湖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农场先后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小城镇、湖北省“文明乡镇”、全市“文明街”等。,农场实现税收3600万元,农工人均纯收入6028元。
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中,我们的主要作法和体会是:
一、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推进党员干部廉政意识从“他律型”向“自律型”转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给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针对部分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宗旨观念淡薄、法纪意识模糊、工作责任心不强等情况,我们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为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法制、党纪条规和思想道德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党性原则防线、党纪国法防法和思想道德防线,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使党员干部不愿腐败成为自觉行为。
(一)抓学习教育。一是读书思廉。将党风廉政教育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采取班子成员带头学、指定书目交流学、加强检查指导学等方式,让干部在读书中思廉。二是党课讲廉。以农场党校为阵地,以外请老师来场讲廉为手段,推进廉政教育。仅以来,先后请市、区党校老师、区纪委干部来场讲廉政课10余场,听课的党员干部余人(次)。三是案例警廉。近年来,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8次,组织党员干部剖析《中国监察》、《楚天风纪》、《改革与党风》等杂志所披露的案例10余次,努力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常鸣。
(二)抓廉政文化建设。一是在寓教于乐中促廉。将廉政文化建设与争创国家级文明乡镇结合起来,先后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武湖之夏”文体月活动,农场老年腰鼓队、楹联协会等组织以廉政文化为主旋律,结合武湖实际,自编自排自演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廉政杯”书法比赛、“构建和谐武湖”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促廉。二是在文明创建中促廉。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和谐家庭、文明村组结合起来,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青年文明号”等活动,营造和谐的村组关系、邻里关系和家庭关系,带动和促进了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农场“五好家庭”创建面达85%,先后有20余个村(单位)30余次受被省、市、区评为“文明村”、“文明单位”。三是在交心谈心中促廉政。每年农场召开述职述廉报告会,主要领导同志面对全场党员干部述责述廉。每季度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之间交心谈心,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整改的方案。每年召开“贤内助”座谈会,与领导干部家属交心谈心,筑好家庭防线,当好“贤内助”。对新发展党员、新提拔的党员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廉政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反腐倡廉教育深入人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以服务群众惠及群众为根本,推进干部职责从“任务型”向“服务型”转变。
近年来,农场深入推进了以“三改联动”为主要内容的农场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武湖大家园建设。在实践中,我们将积极主动服务群众,让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享受更多实惠作为工作重心和奋斗目标,努力通过服务促廉政建设,通过抓廉政建设促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强化责任抓服务。一是突出“双目标”管理。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业务工作捆在一起,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同奖惩。二是突出“一把手”责任。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由“一把手”亲自主讲,建设责任状由“一把手”亲自签订、重要工作情况由“一把手”亲自汇报,工作考评由“一把手”亲自挂帅。三是突出上下齐抓。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由农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纪检、监察的同志任副组长,组织、宣传、民政、财政、农业、审计、教育、卫生、国土资源和农场下属6个分公司负责人为成员,常年指导检查各单位、各部门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系统整体工作,融入日常业务管理各个环节的落实情况。各党总支确定一名副书记分管纪检工作,各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具体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而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联动齐心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出台惠民措施抓服务。重点是在用好用足上级政策的同时,围绕农工增收安居乐业,结合武湖实际,创新思路,出台并落实一系列惠民措施。一是出台了以奖代补促调整的相关激励措施。对发展渔鸭结合户,每个大棚补助1000元,对发展鲜食作物的农户每亩补贴资金110—180元,对种养大户,采用农场贴息,加大信用社小额农业贷款力度,去年以来,农场先后拿出补助资金200余万元,落实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种养面积5000余亩。二是制定《武湖农场高车中心村建设及房屋迁建办法》、《武湖农场新农村建设湾村集并(试行)办法》。在推进武湖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提出了“湾村集并、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思路,将武湖108个自然湾改造集并为“两镇四村”。在推进中,我们将保障老百姓利益,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作为核心,每户农工通过湾村集并,在还建区可置换基准面积160平方米的新型住房一套和15平方米左右的工具房一间,另外还可以得到3万元左右的货币补偿,确保农户搬得出,建得起,住得好。三是出台武湖农场失地农工劳务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积极探索人地分离机制。成立农场劳务服务中心,承担四大职能,其一,待岗保障。对于土地调整中失地农工,每户安置2人过渡就业,每人每月发放待岗保证金200元。其二,强化培训。依托武湖职业高中,立足武湖,服务全区,面向社会,分期分批免费培训农工。其三,灵活务工。针对引进涉农项目的季节性特点,有序组织农工就地打工。其四,推荐就业。加强与开发业主的联系与沟通,促成一批农工转岗成为相对固定的职业技能型员工。四是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除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外,农场今年提出“普及12年教育”的目标。从今年起,农场将根据职工子女进入职高的人数,出资将所有杂费交给武湖职高。预计今年将为此投入30多万元。
(三)搭建平台抓服务。一是成立政务服务中心。本着“公开公正公平、便民利民惠民”的宗旨,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农业、民政、计生、劳动保障、广电、城建、土地、财政、卫生防疫、国税、地税、工商等12个部门集中办公,实行“一条龙服务”。二是成立劳务服务中心。由农业科牵头,行使“四大职责”,为失地农工提供全方位、高质量、高效率服务。三是成立创业服务中心。由招商办牵头,为企业发展提高贴身服务。四是成立**接待中心。由**办牵头,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
三、以突出农工主体为核心,推进干部角色从“管理型”向“民主型”转变。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尊重农工的主体地位,充分依靠农工、广泛调动农工的积极性、尊重农工的意愿和首创精神,让农工自己做主,真正让农工成为改革发展中的行事主体、价值主体和创新主体,实现干部角色由“管理型”向“民主型”的转变。
(一)引导群众参入。一是规划引导。始终坚持规划的龙头作用,将编制《武湖地区总体发展规划》及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武湖旅游规划、“两镇四村”建设规划等专业规划牢牢抓在手中,为科学发展搭建平台。二是政策引导。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武湖实际,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激励措施,激发农工参入经济发展的热情。三是宣传引导。采取会议动员、出动宣传车、致《全场干部职工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宣传上级的精神和农场出台的惠农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与此同时,我们还先后4次组织100余名群众代表到汉南、东西湖、蔡甸等地参观学习农业结构调整、农场改革、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他们回场后,以自身感觉“现身说法”,取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四是环境引导。在试点推进高车中心村建设时,我们坚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房型、统一立面,既发动群众参与,以自建为主,又保持了建设风格的一致性,达到了整齐划一的效果。同时,突出以人为本打造环境,配套设施,完善功能,提升档次。通过引导,群众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激发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尊重群众意愿。一是坚持民主议事。在农场制定改革方案和细则、出台湾村集并试行办法等重大事项上,我们采取召开群众座谈会、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群众意愿,分别组织了十多次讨论,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经职代会通过后实施。以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二是坚持民主决策。在推进高车中心村试点中,无论是规划的制订、房型的设计、资金的筹集使用、还是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等,都交给了村民讨论决定。
(三)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凡涉及全体职工利益的重要问题,都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如每次工程招标,农场有线电视台全程录像,群众代表亲自参加。为防止少数群众借新农村建设“抢种”房屋,农场拍摄农户还建前的照片3万余张,对每户的房型结构、房屋面积、建成时间、补偿标准、补偿金额全部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税费改革进程中,从税改田的面积测算、对象确定、分配方法、税费管理,到经营田的收费标准、管理办法;社保改革进程中,从参保对象、缴费指数的确定,到退休待遇计数;机构改革进程中,从身份的认定、竞争对象的确定,到入选名单的敲定、人员的上岗等等,都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民主集中,坚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四、以加强制度规范为重点,推进干部管理从“随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