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思品教学中用好老教材,走向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高段思品教学中用好老教材,走向生活化的策略研究第2页
内醒目之处。◆ 适当合并求高效有些课文,道理十分浅显,题材十分类似,可以说学生一看就懂,此时,就可以打破按部就班的常规,而采用将相似或相关的题材拎出来进行合并教学,或比较不同,或寻找联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而省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各种活动,以增长知识,提高才干,加深体验。 如教学第十一册的第4课《家乡巨变》时,笔者与第十二册的《艰苦奋斗创大业》比较时,发现两者都说的都是我们萧山的变化经历,赞的都是祖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以及咱萧山人民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敢于争先的萧然精神。现两篇课文的内容上都稍嫌过时,但两者又紧密相联,于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段思品教学的经历,果断地对教材作了合理地处理。在教学十一册的《家乡巨变》时,巧妙地渗透《艰苦奋斗创大业》一文进行教学: 师: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咱们萧山万向集团和红山农场的有关材料,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谁先来介绍一下红山农场呢? 生:(一一作了回答) 师:谁再来介绍一下万向集团呢? 生:(一一作了回答) 师:万向集团、红山农场的变化真大呀!可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生:咱萧山人勤劳聪明嘛; 生:咱萧山人能干不怕苦; 生:咱萧山人艰苦奋斗敢闯争先的精神; ……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但这一切的一切,主要靠党的政策好,萧山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上这样对教材的处理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效率,又更多地获得了有关万向集团、红山农场的一些新信息,增强了学生们作为一名萧山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增补 让教材吻合纯真的心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不能于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凭借教材,又跳出教材。特别要求学生能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组织他们到课外、校外去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开阔自己的眼界。让我们的品德课与学生亲近起来,与生活接起轨来,这样德育课堂才会更具吸引力,也才能真正体现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才将更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增选典型范例,换得对话之后的一缕阳光教材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教材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独断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例如针对“保护环境”这一条内容标准,在对课文部分例子删除后,对目标进行资源搜索补充,最终选定了社会生活中一些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典型课程资源:
▲1998年6月,我国长江、黑龙江一带遭受了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洪水每到一处,哪里就要面临着家园被毁的危难。有句俗话说得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在全国人民的热心帮助,积极捐款捐物下,使灾情有得到缓解。但是,在这以后,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眼前: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国内外不少专家指出,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对森林乱砍滥伐,不注意保护生态平衡,致使多数森林遭到毁坏。小鸟没有家了,再也不会欢歌笑语;大地没有漂亮的绿衣裳了,不再生机勃勃,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 一些个体小企业老板,只为了自己能挣更多的钞票而大量排放工业污水,严重的污染了河流、池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像围垦区域,不断地爆出水产养殖大户的养殖池塘受到污染,致使池塘里的鱼一批批死去的事。没有大树的遮掩,我们哪儿来的阴凉?没有干净的水源,我们哪能品尝这样的佳肴?然后再配以声音、画面,使学生学习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上面这些资源都十分经典,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可以使学生记忆久远,成为时时思考反省自己言行的镜子。又如上《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一课时,为使学生相信英模们不是书上说说而已,拉进学生与英雄的人物距离,增强学生对英雄的崇敬感,笔者特请来了“张叶良英雄事迹演讲团”主要成员之一胡警官(班级学生洪锋家长),为全班同学动情地讲述了英雄张叶良烈士平时的工作表现与歹徒搏斗的全过程,从而激起并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了真实深刻的教育。
◆捕捉偶发信息,拾得动态生成的一点欣喜“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放手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教材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老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理念,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充分把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活性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把品德课上得自然、鲜活、真实、有效:(思品课上学生们正整理打扫着自己的课桌与教室卫生。此时,郁佳露同学正走向垃圾筒,忽然发现旁边的好朋友邵洁妮把一节旧电池扔进了垃圾筒,郁佳露急得直咂嘴,主动上前把电池捡了出来,并对邵洁妮说:“废电池污染极大,你怎么能随便扔呢?”“那你叫我扔到哪里呢?”邵洁妮反驳着。)
看到这情景,我轻击了两下手掌对其他同学说:“你们听听她俩的对话。” (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师:你们觉得谁做的对? 众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郁佳露。 师:那么邵洁妮的废电池又该如何处理呢? 生:埋在地下。 生:扔到粪池里。 生:烧了吧。 师:是啊,郁佳露同学的环保意识很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教室里掌声雷动)但对废电池的处理,还请大家回去查查资料,有了好办法可要即时告诉大家啊。上述意外事件的环节在《保护环境》的教学预设中是没有的,是老师在课堂中根据需要随机捕捉增添的,但始终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走向五彩生活,搭起自我净化的一片天空《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觉,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我们也认为,通过开展校内外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去获得知识和道理,是学生品德形成最本质的方式。同时,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与这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性和行为习惯,就必定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以增强课程的现实性。如案例1中的老师,在上《保护环境》一课前,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对周围的用水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然后以次展开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当然也可以在课中进行。笔者曾在上《保护环境》的第二课时时,带着学生到校外,到社会生活中去搞调查研究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受到了学校领导与老师的认可。师: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到校外开展一次关于环境状况的调查研究活动,好吗?
(生齐声响应,情绪顿时十分高涨) 师:那么我们去调查些什么呢? 生:垃圾处理状况。 生:绿化状况。 生:河流水质状况。 生:交通便利状况。 生:空气污染状况。 …… 师:不错,同学们想的很周到,但调查出发前,老师的几点要求大家一定不能忘: ——调查前作好准备,带好东西; ——调查中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调查后讨论反思,完成报告;(师生一同迈出校门,开始社会调查,教师随机提醒指导;返校后,每位学生根据调查到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建议,撰写成调查报告张贴上墙)然而活动也须讲究现实性,平时,我们不可能经常到校外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网站的“web-quest”平台(基于网络的综合学习),与电脑老师合作,引导学生开展网上共享一些资源,如采访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就把一个小组采访的实录发布在网上,其他小组通过阅读就能基本了解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分工和,社区有关的辅导员(课程资源库人员)就不必要一一接待各小组的采访了。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开展交流,发布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寻求别人的帮助。教师在网上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
【感悟篇】
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最富有活力的儿童。他们对教材、观点、道理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不同的理解,对与之相联系的实际的生活问题肯定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教材要能成为一种活性因素,首先要使它在教师的生命体中活起来,使它成为教师生命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否则只能是机械地讲教材、“背”教材。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所阐发的道理,所讲述的知识,而且还要和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价值认同,情感的共鸣。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教师与教材又必须是异构的,不存在这种异构,教材也就不可能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活性因子”。教材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方有如此,才能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正如斯普朗格说过的那样: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心智结构,使学生凭借教材而学习,而不是复制教材中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学习人类的文化道德知识之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笔者特别深刻的感悟到,即在使用高段思品旧教材时,一定要坚定地以促进人的德性发展为目的,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教材,大胆地淡化知识教学的痕迹,竭力走近学生五彩的生活,才能最终让我们的教材与学生心灵及时相通,让我们的课堂与学生生活真正接轨。 参考文献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行稿)》2、《小学德育》3、《品德与社会教学新视野》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