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社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安居工程”建立起来的一个新型、现代、典型的纯居民社区,座落于甘棠湖畔,辖区面积14.37公顷,人口1.1万,各类党员145名,近年来,社区党支部认真落实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以党建为核心,以服务为龙头,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协调各方,充分调动了社区党员、居民群众、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社区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大家乐舞台”等光荣称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中组部组织局副局长张国隆、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张明亮、省委副书记王君、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董君舒、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舒晓琴、省政府副省长孙刚、市委书记刘积福等中央、省、市领导先后到社区视察,对社区党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实施“核心工程”,让党的旗帜在社区“飘”起来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为民服务的需要,党支部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活动阵地和载体,着力建设“温馨社区”。
强化社区组织建设。在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支部建设的基础上,以提高社区党支部的管理能力和加强社区党组织在地区性事务中的领导作用为核心,逐步推行了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社区党建联席会,楼栋党员议事会制度。去年以来,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已召开2次,对社区长远发展、党员活动方式方法进行很好的探讨;社区党建联席会以不同形式累计召开9次,针对公益建设等进行了协商协调,而且90%以上的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楼栋党员议事会针对具体问题先后6次向党支部提出建议。支部推行了“五必记”工作法,要求社区干部做到“下岗待业情况必记,困难家庭情况必记,解难设想措施必记,居民互助服务必记,走访家庭情况必记”,使党支部工作有基础、有条理,说得清、做得明。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建立了工会、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残联等群团组织。今年,由于社区妇女工作成绩突出,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
强化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实行在职党员“三卡”管理,即报道卡、服务卡、反馈卡的双重管理,各类党员“三定”管理,即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以及“两新”组织党员定时学习、定点活动、定期反馈思想,直属党员“三为”管理,即开展“为民守一夜”、“为民办一事”、“为民解一难”活动。一年来,各类党员累计为居民办实事160余件,为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48件。其中,退休党员、社区志愿者伍买牛被民政部授予“全国优秀社区志愿者”。同时,社区党支部还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经常以主题活动形式组织党员学习,此外,在全市开展的“领导干部监督进社区”活动中,党支部结合自身干部多、党员多的特点,主动申请并率先开展了“领导干部在社区”活动试点,得到了全省、市组织部门的肯定。
强化载体阵地建设。逐步建立了50平方米的社区党校,3块党员责任区,19座党员示范楼,8支党员志愿者队伍,16个党员践诺岗,组建了党员义务巡逻队、党员宣传队、文明护绿队、再就业工程队等21支队伍,配有电视机、vcd、触摸电脑、电子显示屏等电教和服务设施。同时,支部还按照居住楼或就近原则,建立楼栋党建理事会85个,建成党员活动室6个,定期开展党员活动248次。
实施“文明工程”,让文明形象在社区“亮”起来
为正确引导居民的文化活动,支部从点滴入手,着重培育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明氛围,着力建设“人文社区”。
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积极为居民搭建舞台,并以活动中心为主阵地,以学习培训班为主要形式,设立了图书馆、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市民健身房,成立了“春雨读书会”,并围绕“一月一主题”学习目标,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个人活动,创出了学习型家庭380余户,学习型个人1060人。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依托社区文化设施,开展社区沙龙,组建了夕阳红舞蹈队、青少年武术队、小星星表演队、书画联谊会、京剧票友会、中外名歌演唱会等团体,特别是“歌友会”,唱遍大街小巷,受到市民欢迎。针对辖区内爱好书画、民乐、戏曲的老年人多的特点,建起“夕阳红”老年人俱乐部,对老年人免费开放,实现了“老有多为,老有所乐”。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社区团支部与小学少先大队共同举办以“突出建队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主题的社区文艺演出,在文化广场上多次举办“喜迎十六大文化进社区”有奖知识竞赛及文艺演出活动,党支部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设备系注册青年志愿者队没,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社区文化广场也因此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家乐舞台”,并创出文明楼栋56栋。
实施“久安工程”,让社会治安在社区“好”起来
作为市最适应居民居住的社区之一,这里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多,加强综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社区党支部从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出发,着力建设“安全社区”。
注重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组建了民警、综治干事、义务巡逻、社区联防、消防自救、综治特派员等六支队伍,采取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三位一体”的小区治安管理模式。
注重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建立社区警务室,投资20多万元安装了红外探头电视监控系统,实现人防和物防的双重保障,自监控系统安装以来,小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发生,居民生活安定、秩序井然,辖区发案率下降了36.3%。
注重在载体建设上下功夫。建立了“一站、两会、三室、四队”,即“一站”(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两会”(调委会、治保会),“三室”(社区警务室、流动人口和房屋出租管理室、**室),“四队”(治安巡逻队、防火队、法制教育宣传队、安置帮教队)。同时,还在社区建立了法制学校,经常请律师、法官、消防中队官兵给居民讲解法律、消防理论与操作知识等。
实施“民心工程”,让便民服务在社区“火”起来
社区党支部始终把“爱民、便民、利民”作为党建工作的主旋律,不断创新载体,深化服务,着力建设“祥和社区”。
雪中送炭的“爱民”服务。对特殊群体进行分类造册,实行电脑信息化管理,开展富贫结对互助活动,组建了“爱心储蓄银行”,发动党员帮群众、富人帮穷人、老板帮居民。目前,36名党员与52名困难群众结成了“一帮一”对子,3名私企老板、商界精英先后帮助11名特困户摆脱贫困,300多名社区党员、青年志愿者帮助6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惠及万家的“便民”服务。开辟“一门式”窗口,建立家政公司,设立临时托儿所,支起午间小饭桌,开通“红姐信箱”,创办“社区沙龙”、悄悄话室,建立“群众遗留问题消号栏”,群众有事投诉,在栏上公布解决限期和责任人,实行社会监督。其中社区医疗服务站,定期为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建立将抗档案,深受居民欢迎,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去年抗击“非典”期间,社区医疗服务站和中研京九医院还连续3个月为居民提供消毒药水,并派医务人员讲解“非典”知识,及时消除里头群众的盲目、盲从意识和行为。
细致入微的“利民”服务。建立“利民五线谱”,把分管小区的党员、社区干部、片警、医务人员、物业单位负责人的照片、工作范围、联系方式予以张榜公布,居民遇到哪方面的事都可以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五线”人员始终做到有话必接、有警必出、有难必帮、有呼必应,把服务送到居民家中,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各种便利服务。
发展正未有穷期。社区党建的每天都是新鲜的,又是永恒的。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努力建设最适合居民居住的“样板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