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时政新闻的传播劣势分析

新闻通讯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1

电视时政新闻的传播劣势分析

电视时政新闻的传播劣势分析
一、电视传播的优势在时政新闻中的劣势表现

1.电视音像传播的特点使时政报道的理性认识传播难度相对大。

电视传播图像,但正因为它是声画的,时政报道与社会新闻比,相对缺少故事情节和抓人的视听因素;而比报纸上的会议报道显得更为突出的电视会海、人头画面、长串名单、套话空话等,则因其单调形象使受众感觉更缺乏动感。而由于电视的优势偏于传播感性认识,对于时政报道这类偏于概念的、无形的、抽象的、静态的、非事件性的事实的传播,电视媒体与纸介媒体相比显然见短。

2.电视新闻的集中反映律使时政报道时长受制约。

以一档15分钟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例,一般每分钟可播发250~300字,那么15分钟的节目最多可播发4500字。要是在15分钟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时政报道占到一半,也只有2250字,还不及报纸一个版的四分之一,可是在受众看来这来字就太长了。

3.电视新闻传播的直线规律对时政报道的制作编排要求更高。

电视新闻传播的直线规律是一个特殊规律,即节目必须按顺序排列,时政新闻以其重要性、时效性,必然有头条、前位的优先权,它的质量好坏当然因其“先声夺人”留给受众深刻印象。一条报道没有结束不能开始下一条,不好看也得看下去。


二、电视时政新闻劣势表现的根本原因———违背新闻规律

违背新闻规律,新闻媒体就会失去受众,舆论导向就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电视时政报道中,违背新闻规律的表现尤为突出:

1.不用事实说话。有些媒体把时政报道当做长篇说教的载体,反而把事实或有价值的讲话精神淹没在所谓的“全面报道”中,这实际上就是不用事实说话。

2.违背真实性原则。在时政新闻中的摆拍,就是客观上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也就是降低了可信度。

3.违背新闻价值原则。会议或时政活动的程式化报道和有价值的新闻并不是一回事。程式化的报道关注的是会议或活动表面,表现的是主办者的主观意图,难免“千条一面”,后者关注的是新鲜信息,特别是与受众需求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自然引起受众关注。

4.不尊重受众、了解受众、服务受众。受众是大众传媒信息终端的接受者,新闻媒体理应尊重、了解、服务于受众,这对于更好地发挥党的宣传舆论工具的功能,增强新闻传播效果,是密切相关的。“我播你看”的年代已经基本过去,现在是“你的需要就是我的工作目标”。

多层面、众途径、大批量、立体化地选择新闻进行传播,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闻知欲,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对受众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引导,实现舆论导向,以达到新闻宣传的最终目的,是新闻宣传的最高境界和重要规律。所以,探究电视时政新闻劣势表现的根本原因,是改进时政新闻报道,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