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我市新闻宣传工作

新闻通讯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9

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我市新闻宣传工作第2页

技术和市场营销,都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新闻宣传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归结到一点,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发展、推动发展、加快发展。我们明白了科学发展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阻碍我市新闻宣传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之后,关键就是如何来推动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我市新闻宣传工作
(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能力。
一要把好政治导向关。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我市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上把关;要进一步加强审读工作,从源头上把关;要继续加大市场监管和责任追究力度,从管理上把关。
二要把好政策导向关。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群众有句话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策起变化”,说明政策的威力是多么巨大。新闻宣传肩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光荣使命,必须自觉与党的立场保持一致,严禁宣传同党的方针政策相悖的错误观点和做法,严禁片面地、错误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更不能歪曲党的方针政策、同党的方针政策唱反调。
三要把好价值取向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净化文化市场,努力提高文化品位,坚决反对文化炒作和文化投机,坚决抵制低俗、媚俗、庸俗之风。
四是要把好效益取舍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牢牢把握正确出版导向,关键是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从根本上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致的,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对新闻出版宣传来讲,两个效益统一的结合点,就是要多生产符合“三贴近”要求、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新闻产品,就是要多提供形式多样、健康有益、适应市场需求的新闻服务。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要无条件地服从社会效益。
(二)唱响主旋律、提高五个“力”,积极提高新闻宣传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改进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体现到我市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就是要唱响“在更高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赣州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与跨越”的主旋律。在宣传我市“一条主线,六个重点”工作各个方面上有更大作为,在宣传我市体制机制创新和全面提升开放水平上有更大作为,在宣传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有更大作为,在宣传我市培植和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上有更大作为,在宣传我市进一步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上有更大作为。
要进一步围绕我市的中心工作,提高以下五个力,做好外宣工作。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好地宣传赣州、推介赣州。
一是要提高理解力。理解很重要,各媒体中层以上干部要有理解力,业务骨干要有理解力。理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理解市委、市政府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尤其要加强理解市委宏观上的理念、决策和措施,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高度。理解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来考虑,要和当前、长远联系起来。如“八项体系建设”有许多文章可做,当前正值抗震救灾关键时期,城市各项应急体系建设都是群众普遍关注的,我们可以很快贴上去。
二是要提高执行力。执行力是总体的执行力,有个总目标。我们有这么多安排、计划、讲话,执行力高不高,集中反映在对提出的要求有没有创造性地去开展、去落实。提高执行力有个指挥服从问题,中心意识如何落实,都需要听从指挥、服从组织领导。
三是要提高统筹力。我们的任务很重,宣传工作任务一个接一个,要学会“十指弹钢琴”、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作为领导,一定要学会统筹兼顾。因统筹不够,后面的事提到了,前面的事又忘了。提高统筹力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每天干什么,都要有流程表、有汇要,每月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有步骤。
四是要提高新闻力。新闻力就是收视率、发行量,如抗震救灾新闻力就很大。我们的新闻力要提高,能不能提高新闻力,我看是可以的。对重大新闻形成立体的、多媒体的、交叉的、轰炸式的宣传报道,产生宣传的规模效应,新闻力就提上去了。
五是要提高上稿力。上稿力的构成,一是选题要好,二是稿件质量要高,三是通联工作畅通。提高上稿力要做好结合文章:内宣与外宣结合起来。外宣的选题与内宣的选题有时是一致的,如主题文化新村,外宣做好了,也可以成为内宣的稿源;新闻与改革结合起来。改革是新闻宣传的动力源泉,要加强改革创新,形成科学的新闻工作机制,增强新闻宣传的时代性和创造性;新闻与发展结合起来。不发展寸步难行,要发展就要学会转换,要把新闻转换成自己的资源,提高品牌,把时政的东西转换成老百姓喜欢看的东西,提高可读性和收视率;新闻与其他宣传工作结合起来。新闻时时在、处处在,许多宣传工作都包含着新闻,结合的好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新报道形式、创新新闻文风,进一步让新闻宣传内容贴近生活走进百姓。
要将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与百姓意识整合起来,从百姓视角改进各种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的报道,从百姓视角改进经济发展的报道,从百姓视角改进突发新闻事件报道,要坚决杜绝新闻宣传报道中的形式主义。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坚决杜绝报喜不报忧现象。不断拓宽报道面,拓展新闻报道的崭新空间。
同时在新闻报道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体现时代精神和新闻本色的文风。
一是时效性,就是要求新闻报道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地去追求时效,做到“先声夺人”,新闻报道要坚决克服因循守旧、消极被动、不讲时效观念的不良倾向,切实增强效率意识和竞争意识,使更多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
二是针对性,就是要研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及观念兴趣等方面的多样化,从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全方位、多角度地将“主旋律”阐释得更为悦耳动听。要了解干部群众最关心什么?最想听什么?社会最敏感的部位在哪里?只有摸准社会的脉搏,了解干部群众的心理,弹到社会绷得最紧的“弦”上,才能弹出最动听的声音。
三是生动性,要克服和改进简单、粗糙、生硬,“我登你看,我讲你听”的“填鸭式”的宣传方式,要多与受众沟通,及时根据受众的反应和变化来调整宣传的内容和方式。
四是分析性,一些报刊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入情入理的深度分析,许多宣传仍停留在一般号召和浅层次的说教上,不能从思想上真正以理服人。特别是在一些新闻宣传中,重结果报道,轻过程分析;重动态报道,缺深度报道。要改变这种“肤浅”的状况,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从而实现做到新闻报道真正服务人民,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适应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新需求,使新闻宣传工作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深入人心、赢得群众、求得实效。
(四)加快新闻宣传事业体制机制创新,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不断提高我市新闻载体综合实力。
可以说,新闻媒体作为产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是事关****的主阵地能否得以巩固的大事情。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效益第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唱响主旋律,这是新闻媒体第一位的任务。但是,如果新闻媒体作为产业,它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就难以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我们必须摸准加快发展的时代脉搏,紧跟加快发展的时代强音,正视发展不足的基本情况,认真思发展,切实抓发展,大力促发展。
我们在抓好舆论导向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为新闻媒体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尽快增强产业竞争力,壮大产业实力。新闻媒体必须以单独的新闻宣传转向以新闻宣传为核心,兼顾公共信息、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新闻宣传管理也要从单一行政管理转向新闻宣传部分事业化管理、产业部分企业化管理。
首先,要深化新闻媒体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新闻单位生产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快新闻宣传事业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现在,新闻单位的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亟待破解,一些保障政策亟待完善,改革既需要在整体上推进,也需要向深度拓展。要针对影响改革的关键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改革的重点和具体进程。要大力推进经营性新闻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市场主体。通过改革激发新闻单位的发展活力,用新闻单位繁荣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
其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新闻宣传队伍的创新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必须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具有开拓新能力的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新闻出版是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具有鲜明的****属性。要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高度重视出版单位的领导班子建设,确保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促进新闻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要把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门技术人才吸收进来,加大领军人物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坚定、品德高尚、成就突出的负责人,培养一批思想过硬、业务精湛、心系读者的新闻骨干和拔尖人才,培养一批熟悉新闻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为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