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官德建设
浅议官德建设
浅议官德建设
官德即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它可展示为公、宽、舍、勤、仆等五种居官德行。公,即居官无私,秉公办事;宽,即正大光明,胸怀坦荡;舍,即党和人民需要时放弃、牺牲个人利益;勤,即勤劳、勤俭;仆,即以民为本,民是本,官是仆。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决定领导影响力的根本要素。官风决定党风;党风决定民风。德是风之魂;风是德之表。只有抓住官德、官风的建设,才能带动党风和民风的好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搞特权和违法乱纪的问题。
官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使领导干部具有高于常人的道德。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党和政府的高大形象,展示社会进步的高尚规范,从而不断地把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引导到更高境界。那么,如何搞好官德建设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抓廉政。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古人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群众对领导干部是要听其言、察其行的,如果你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台上讲反腐败,台下带头搞不正之风,就不可能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也就丧失了作为领导的资格和条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就必须用“四自”规范自己的行为。自重,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以一种勤政廉政的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领导干部既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对待权力和使用权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谋取私利,要做广大人民群众的表率。自省,就是要求领导干部经常处于反省和自律的状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错误,坚持自省自律、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查自己的作风。要做到“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自警,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时时刻刻用党纪政纪条规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自己,经常警示和告诫自己:“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自励,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和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精神,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经受住考验和锻炼,不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领导干部要当好“三个代表”就必须用“三慎”约束自己的行为。慎权,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手中权力,不搞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让每个领导干部懂得权力越大,职责就越大,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慎钱,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不能利用职权去谋取规定以外的特殊利益,更不能搞权钱交易,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对待金钱和物质,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光明磊落,忠于职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慎欲,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大事不糊涂,小节不马虎,有自我约束能力,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二、抓勤政。就是忠于职守,勤奋敬业,不当“懒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兢兢业业地工作。事业是干出来的,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忧患意识,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勤奋工作,勇于牺牲。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歪风。
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若要知道一个单位或者某个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就不妨看看其对待办实事的态度。实事,对群众来说,往往是一些贴心贴肉的“小事”;对领导干部而言,大多是职责范围的份内事,更是一种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实在事。如果非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不办,不是锦上添花的美事不做,或者舍本逐末、哗众取宠,这样的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事”。如果唱功好、做功差,讲在嘴上写在报告上的多,落实的兑现的少,或者热衷于形象工程、门面工程,满足于对下有个说法、对上能够交代,群众享受不到真正的便利和实惠,就不忘初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如果该办的事不办,不该办、不必办、没条件办的事却硬要办,想当然、拍脑袋,图虚名、谋私利,那就不只是思想作风不正、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转变作风很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四实”,通过做到“四实”来密切党群关系,推进事业发展。重实际,着力解决作风飘浮、脱离实际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效果,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面对飞速发展的形势,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深入到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获得科学的思想认识,制定切实的发展思路。说实话,着力解决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问题。说实话,就是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坚持真理,秉公执言,而不是言不由衷,隔靴搔痒,弄虚作假。说实话,一个基本要求是汇报工作必须如实、全面、准确,不夸大成绩,不回避失误,不掩盖矛盾,做多少讲多少,做什么讲什么。办实事,着力解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这也是崇尚实干精神、呼唤实干作风、重视实干人才的时代。成绩从实干中来,威望从实干中来,好的作风同样从实干中来。只有真抓实干,多办实事,才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发现问题的办法,化解矛盾的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求真务实的态度,是领导干部的本分。求实效,着力解决劳民伤财、不讲效果的问题。我们的一切决策都要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出发点,以让群众真正受益为落脚点。领导干部既要有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愿望与动机,又要有把事情办得漂亮、办得圆满的能力。为此,就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不务虚名,讲求实效,真正做到体察民情、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是我们最可珍贵的财富,最可依赖的资源。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求吃草根、咽树皮、穿补丁衣服,不是反对提高生活水平,也不是要求党员干部不讲物质利益。提倡艰苦奋斗,主要是反对挥霍公款、损公肥私、假公济私的行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只能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改善。这是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也是党为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必须的。古人曾主张“淡泊以明志”,意思是防止因沉溺于个人享乐而影响对事业的追求。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这样宏伟艰巨的事业必然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坚持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在道德操守和生活情趣上的高下之分,从他对个人生活问题的态度中往往更容易看得清楚。一个胸怀大志、殚精竭虑于公务和群众利益的党员干部,在个人生活问题上比较容易做到简朴、谨慎。对一个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耽于酒色的干部,人们则很难设想他会有高尚情操和群众观点。江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时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必须讲修养、讲道理、讲廉耻,要把人做好,人做不好,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经常想想“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官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这个问题,而且要想清楚,想正确。这对加强作风建设来说很关键。战争年代,靠艰苦奋斗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样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我们的物质财富还不是极大的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还有部分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下岗职工还比较多,农村还有一些困难户。对这部分群众,我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找出路、渡难关,尽快使他们的生活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党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要贯彻党的宗旨,都要善解民意,善待百姓。职务越高,责任越大,担子越重。领导干部尤其要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自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决不能贪图享乐、以权谋私,更不能允许挥霍和侵吞人民创造的财富。
三、抓优政。就是讲求实效,勇于创新,不当“庸官”。现实生活中,确有这样的干部,自身很正,工作也很投入、很辛苦,但成效并不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者是学习不够,水平不高,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或者是作风不民主,决策不科学;或者是工作思路不清,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利益关系、市场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形式和人们的就业形式、活动方式等,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的环境将更开放,也更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要做好工作,必须强调加强学习,把实干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观律,实现优政的目标。
做到优政,首先要善于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对中央的精神、上级的指示,不能照抄照转,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当地情况的贯彻落实措施和办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打破常规,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央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做到优政,就要努力实现科学决策。决策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领导班子最基本的职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面临着新的复杂的环境,经济社会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对决策者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大大增加了科学决策的难度。与其他工作失误相比,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要实现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一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取得大量第一手材料;二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按客观规律办事;三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领导班子充分讨论,不能个人独断专行。
做到优政,就必须努力改进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