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展望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展望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非常迅速。在加入wto后,市场将更加开放,企业导入电子商务的比例将持续增加,中国将成为电子商务在全球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本文将就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如何发展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的前景作一些讨论,供参考。
一、电子商务的范围
电子商务一般来说是指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等电子化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是指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广义而言,电子商务还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种内部业务的电子化。电子商务可被看作是一种现代化的商业和行政作业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传递速度,满足政府组织、厂商和消费者的降低成本的需求,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快信息交流以支持决策。电子商务可以包括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各项社会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充实和扩展,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开拓出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我国的电子商务可从90年代初edi的应用开始,1993-1997开展的三金工程为电子商务发展打下了基础,1998年则开始进入了基于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电子商务可以减低交易成本,增加贸易机会,简化贸易流程,提高生产率,改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是一种改进传统商务活动的新形式,是一个新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商务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将引发一系列重要变革。电子商务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信息世界的核心,也是网络应用的发展方向,具有无法预测的增长前景。电子商务还将构筑二十一世纪新型的经济贸易框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于我国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对我国电子商务现状的基本估计
从1998年到,我国的电子商务虽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已全面启动并已初见成效。互联网用户到7月已达到2650万人,国际线路出口总容量3257m。在外贸、金融、证券、保险业电子化作业日益普及。更多的传统企业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
在政策法规建设方面,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及法规,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制框架。
对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可作如下估计:
1、我国电子商务尚处起步阶段。
2、我国有约15000家大中型企业和1000万家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网上采购的尚属少数,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传统企业尚未成为电子商务的主力。
3、由于我国行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有很大区别,目前部分行业及东南沿海大城市已开展电子商务,不少传统产业及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很低。
4、缺少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全建立电子商务所需要的法律法制环境。目前缺少有关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等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电子商务方面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
5、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及物流配送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我国网络带宽及速度较低,反应速度慢,网络运行质量差,电信费用较高;信息安全论证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配送体系不健全,消费者上网交易的信心不足。
6、商务活动的支付手段较落后,银行电子支付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部分电子商务是非支付型电子商务,即网上营销,网下支付;小部分是支付型电子商务,即网上营销,网上支付。
7、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尚缺少内在的动力、人力、财力与物力。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行业业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少。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水平较低,消费观念习惯与电子商务不相适应。部分基层领导对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应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总结各国发展经验,我们应以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作为指导思想来发展我国电子商务。
市场主导: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需的变化,通过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实现优胜劣汰。
企业是电子商务的主体,国家鼓励企业推进企业信息化,积极开展以企业对企业为重点的电子商务应用,根据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的特点采取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模式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稳步推进,改造传统的业务流程,减少交易环节,提高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
政府推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保障电子商务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引导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通过政府推动以改善电子商务的外部发展环境,增加网络带宽,进一步打破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网络的垄断,保证公平接入和互联互通;反对信息服务的行业垄断,禁止价格歧视。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支付系统、物流配送系统,满足电子商务的方便性和及时性。建立和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认证体系、信用体系,提高电子商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政府应积极探索、制订和健全与电子商务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加强市场监督,规范市场行为,理顺市场秩序;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协调好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防范和打击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的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子商务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进行。
四.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预测
在1998年11月,apec部长级会议通过了《apec电子商务行动蓝图》,制定了未来apec推动电子商务的行动框架,提出了发达成员于、发展中成员于实现无纸贸易的工作目标。在上个月结束的apec会议上,与会国进一步制定了一份前瞻性、面向行动的《数字apec战略》。该战略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及通讯技术,促进因特网的广泛介入,提高就业率、改善公共服务、提高生活品质,达到在apec地区创建数字化社会的目标。
在加入wto,筹备奥运会及实现apec数字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将实现跨跃式的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将超过20%,市场总规模比翻一番,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7%。今后的5年,是中国电子商务应用蓬勃发展的5年,将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电子商务应用上的成功将为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1)互联网发展预测
计算机网络设施进一步完善,带宽与速度有显著提高。宽带网的普及将吸引更多的家庭、企业上网。互联网及其应用继续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网络化水平有显著提高,我国计算机装机台数翻一番,将达到5000-6000万台,网络化程度将达到30-40%;互联网用户数将翻两番,将达到1.5-2亿左右。年底,我国上网人数在世界排名第五,预计到,可超过美国成为上网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2)企业e化进一步普及
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将有很大发展,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有显著成效,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过程控制及辅助管理在各类企业中进一步普及,大部分大中小型企业,基本实现初级企业信息化,部分大型骨干企业向中级企业信息化发展,培养若干个企业高级信息化示范企业,创造经验。大部分中小企业推广单项信息技术,部分中小型骨干企业分期实现初级信息化,建立几个中级信息化示范企业,为今后推广积累经验。
目前,我国拥有约15000家大中型企业和1000万家小企业,预计到时将有50%~70%左右的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
对从事外贸的企业,在70%以上企业力争有能力运用电子商务的手段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3)物流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对电子商务的限制作用日益突出。我国物流发展水平的低下,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目前中国经济中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梳与配送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从近期来看,物流和配送在一些产业领域中的发展机遇主要是:第一,在外国投资企业中,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第二,在市场竞争中规模逐步扩大的优势企业,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市场需求开始萌生;第三,以中小型零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正在快速发展的连锁商业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事业开始起步并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从长远来看,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中国物流与配送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前景十分可观。在下个五年期间,基于网络的电子物流将在中国兴起,国外大型快递公司的介入将促使我国的物流企业通过兼并与合作向集约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设备将装备我国的物流企业。
(4)网络金融
电子商务为我国的金融业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由于没有物流环节,电子金融业务(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等),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可以说,金融业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收益着之一。我国的金融业可以互联网络为依托、以物理网络为基础向综合化、全球化、电子化、一体化的全能服务机构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也对传统银行的支付方式提出了挑战,传统银行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支付方式,更好更快捷的服务。在这些我国银行不足的地方也正是入世后外资银行会切入的地方。信用卡业务,网上支付业务将是外资与中资银行竞争的焦点。个人和企业信用的监督机构和监督手段将逐步确立。免服务费,免年费的信用卡将逐步风行。
(5)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有重大进展
政府网上办公将进一步普及,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有重大进展,政府信息资源进一步共享,为广大企业人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政府机关内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和民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利用网络进行,政府工作透明度及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与g2b、g2c的电子商务将进一步发展。
(6)政策,法规
中国入世后,发展电子商务要与国际接轨,我国应修改、制订有关电子商务的法规,法律。《数字签名法》、《电子商务ca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等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应尽快制定出台。
(7)移动商务
9月底,我国的手机拥有量已达到1.3个亿,是互联网用户的4倍,也是世界手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按十五规划,移动通信产业将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到我国内地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