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
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奋斗。为此,我们应深入总结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目标,建立健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
一、围绕“生产发展”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改革创新先行者作用的长效机制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要建立健全机制,引导农村党员找准在振兴农村经济中的位置,聚精会神搞生产,全心全意谋发展,充当改革创新先行者。一是积极探索和推广“支部+协会”工作模式,带领群众发展生产。鼓励农村党员带头创办、领办农村专业协会,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采取协会扶持、党员示范等办法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将协会党员会员的帮扶活动与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行动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信用联保、项目抵押等服务,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二是鼓励党员争当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者。建立机制,让农村党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主动学习,转变观念,大胆开拓,大力引进新品种,带头发展多种经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发展先进生产力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鼓励党员争当带头闯市场的开拓者。鼓励农村党员积极开动脑筋,带头跑市场、闯市场,成为农民连接通向市场的桥梁,帮助农民把产品转化为效益,提高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二、围绕“生活宽裕”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的长效机制
要实现“生活宽裕”,首先党员必须能带头致富,同时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带领群众致富,这是农村党员先进性的实质体现。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训机制。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形势和新的使命,农村党员要在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还需要有过硬的致富本领。为此,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上下联动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党员致富本领培训体系,采取请有关专家课堂辅导、田间地头指导讲解,异地参观考察等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开展农村党员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青壮年农村党员真正掌握1-2门实用技术,拓宽农村党员的发展思路,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技能培训的考核、评价制度,树立和宣传学习典型,激发广大农村党员争做致富能手、技能标兵。二是搭建致富平台。搭建致富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党员提供准确及时的致富信息和服务、提供及时的相对准确的市场生产与销售的信息和服务。搭建资金平台,进一步深化“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发挥“扶贫协会”作用,为党员发展生产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健全吸收农村致富能手和技术能手农村入党机制。农村的致富能手和技术能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对农村致富能手和技术能手进行思想文化、政治觉悟的教育和培训,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组织介绍、组织引导工作,把符合党员条件的致富能手和技术能手适时、尽快的吸收进党组织内。党员中致富能手增多,才能很快带动一般党员致富,才能帮扶和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四是健全农村党员为群众办实事登记和考核制度。通过制度建立,引导农村党员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切实为群众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尤其是更多地关心和帮助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文明新风倡导者作用的长效机制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党员先进性在党员精神风貌上的重要体现。为此,要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文明新风倡导者作用。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构建适应新形势、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管理机制,使农村党员的管理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使党员真正成为遵章、守纪、守法的新型党员。进一步创新“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学习,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上的先进;带头尊重科学,坚决反对封建迷信,远离**;带头勤俭节约,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力戒奢侈浪费;倡导健康文明的娱乐风气,坚决反对和抵制赌博等不良习气。二是在农村党员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建立相应制度,对正常的红白喜事在规模上予以限定,对违反规定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搞大操大办的党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用以引导规范丧葬操办行为,推进移风易俗。三是建立党员争当矛盾调解员制度。要求农村党员对于身边群众中出现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把握、准确判断,做好应对准备。对在群众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主动做好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当遇到矛盾激化而出现突发事件时,要挺身而出,善于果断地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四是建立党员带头整治环境制度。以环境整治工作为载体,让农村党员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推广清洁燃料和能源等实现“村容整洁”建设中,充分发挥先进性作用。
四、围绕“管理民主”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村务管理参与者作用的长效机制
民主是党的先进性具体而直接的体现,是党的先进性的核心内容和决定因素。“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广泛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主动参与村务管理,是实现“管理民主”的必要途径。
一是创新村务领导人的民主选拔机制。发扬民主,最关键的是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村级民主选举,让农民自己选择自己信得过的领头人。要创新村务领导人的民主选拔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党员群众公推直选等办法,把那些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
二是建立农村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农村党员的权利只有得到切实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党员批评、检举、申诉、控告等权利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员民主参与机制。给予农村党员更多的锻炼机会,使更多的农村党员有机会承担党的工作,改变过去那种党员不管党务、不理村务、不问帐务,自我封闭的落后状况,让他们通过成为村民代表、加入党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加入民主理财小组等方式,参与到党务村务民主管理中来,以实现好、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突显党员的先进性,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党员心里装着群众,真正代表着广大农民的利益。
四是完善党务村务公开机制。党务村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党务村务公开要做到公开内容具体化、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记录档案标准化、公开程序规范化、监督检查制度化,提高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五是建立农村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建立农村普通党员分片联系群众制度,以确保农村党员心在群众,身入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建立农村党员与群众谈心制度,以确保广开言路,集中民智,使农村党员成为尊重民权、顺应民意、维护民利、赢得民心的实践者和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