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专题培训会上的讲话

宣传动员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0

在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专题培训会上的讲话

在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专题培训会上的讲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立足于我国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的现状,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在农村的现实,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做出的一项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决策。学习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涉农部门责任重大,使命艰巨。要贯彻落实好一号文件精神,首先要学习领会好。下面,围绕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用新农村建设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必须做到四个深刻理解
(一)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今后5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展现的亮点很多,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提出的任务很多,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制定的举措很多,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充分体现和更好地落实中央的战略意图,近年来中央连续发布了3个一号文件。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核心,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关键,推出了一系列支农政策;一号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根本,推出了支持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综合政策。比较近年来3个一号文件,第一个主题是农民,第二个主题是农业,第三个主题是农村。从政策支持角度看,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是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全面系统。关于农村和农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民增收”等若干阶段,与以往各种措施相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一是新在理论基础和发展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三农”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两个趋向”的基本论断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解决“三农”问题新思路的实现途径。二是新在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目标。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且包含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很全面,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而且包括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和民主政治的健全,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而且包括精神方面。三是新在更综合的政策措施。以前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多是侧重于从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进行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从宏观层面、从战略高度、以系统工程的思路和办法,从多方面着手,通过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四是新在不仅要靠农村和农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还要靠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解决“三农”问题,新在要在更大程度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点向农村倾斜。五是新在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对农村进行了前瞻性的科学定位。[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nayishi.com]
(二)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点,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二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三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四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
(三)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就是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风文明”,就是要建立邻里友好、村内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社会风尚;“村容整洁”,就是要搞好村容村貌治理和环境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管理民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四)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要求,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学习今年一号文件,要清楚和把握好五大亮点
第一,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三个高于”的支农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第二,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在全国取消农业税。文件强调,在取消农业税后,还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第三,强调要建立新农村的产业支撑,进一步强化对“三农”的补贴政策。文件指出,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等政策,粮食主产区要将对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并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继续实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第四,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国家要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和安全饮水等方面的投资规模,鼓励各级政府用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从机制上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到,我国农村基本能让农民实现“种粮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的目标。
三、明确思路,谋划举措,按二十字要求稳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我县实际出发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稳步扎实地搞好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应突出抓好以下六点:
1、明确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2、把握原则。即做到“五要五不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3、规划先行。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要求,注意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搞好乡村建设和整治规划,减少资源浪费,科学制定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规划。
4、健全机制。主要是建立五大机制。一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无论是财政支出还是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各个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投向,都应该逐步增加,并且形成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党和政府各部门,不能说哪个部门只为城里设,所有部门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三是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四是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五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机制。据此要求,我县将新农村建设纳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
5、载体促动。就是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重要抓手和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文明生态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不同点,一是在宏观发展战略上,是区域性与全局性的关系。文明生态村建设,是我省从区域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调城乡发展而进行的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新农村建设则是一项事关全国农村未来全局性发展的战略性调整。二是在具体的建设思路上,是点和面的关系。文明生态村建设强调以具体的村庄为对象,以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通过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等具体目标,促进村落微观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