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教师培训动员大会讲话稿
新学期教师培训动员大会讲话稿
新学期教师培训动员大会讲话稿
【那一世范文网:稿件写作权威机构】
精彩导读:加强教干队伍的管理,对教委人员严格要求,让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教师做好服务;针对个别学校领导管理理念不新、办学思路不清,工作不脚踏实地,缺少开拓、实干精神的,工作能力差导致学校管理混乱,教学质量差的教干,该撤换的要坚决撤换,让能者上庸者下。
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祝贺大家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可以说从今天起,我们又开始新学期的工作。按照县教体局的工作要求,每年暑假期间要组织教职工进行为期2到3天的培训学习,以便大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饱满的工作热情、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思想,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去。今天的内容主要对镇一学年来的的教育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安排部署今后的工作要求与思路,教研室还要对教学业务进行培训,明天各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分散学习。今天的会议先由我作一个动员讲话,然后教研室进行具体的业务培训。本次集训即是对过去学年的总结会,又是新学年工作的誓师会,同时,也是对教师进行思想动员和业务能力的培训会。下面结合我镇教育工作实际,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镇教育工作总结回顾
一学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教体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全镇广大教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工作综合评估迈出可喜的一步。据可靠消息,我镇的教育工作综合评估成绩彻底摆脱了倒数的帽子,排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教学工作:的教学工作在教师结构双老化,,青年教师少,学科带头人缺乏,教干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配备与其他乡镇相比,在全县师生比最高,教师缺乏太多(同等条件下教师缺几十人)。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情况下,仍然迈出艰难的一步,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安全工作:由于我镇的安全工作管理到位,活动开展正常,档案建设质量高,学生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取得了骄傲的成绩,在全县安全工作表彰会上受到县局的表彰奖励,位居全县前三名。
4、工会工作各项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尤其是感动教育十大人物评选将是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的颂歌,今年的教师节将进行隆重的表彰,工会、老教协工作受到县教体局的表彰,并在大会上作了典型事迹介绍。
5、体育工作:我镇的体育工作始终走在全县各乡镇的前列。在今年的全县中小学冬季越野赛上取得了小学女子组第一名,团体第四的成绩;在今年的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又获佳绩,取得了小学女子组第一名、团体第二名及精神文明奖的好成绩。
6、德育工作:在今年四月份的全县德育工作会议上,我镇被评为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在“素质教育家校行”活动中,被评为家庭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在“国培计划-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项目”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7、电教工作:由于电教工作管理到位,参加上级举办的各项活动组织得力,要求严格,落实到位。在全县开展的各项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11名学生的电脑作品分别获得省二等奖、市县一等奖;25名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作品获市县奖励,有2名教师获得市级电教教学成绩奖,2名教师获得县级级电教教学成绩奖。教委先后被评为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优秀组织奖。
8、教研成果:以前教师在参加全县的优质课评选、论文评选、课件评选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大多是三等奖,很少有二等奖。在本年度我镇参加的各项评比活动中,由于教研员精心指导,帮助修改,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普遍都是二等奖,一等奖也不少,向转林小学的刘鹏的美术课件作品获得县级一等奖,并代表我县到市里参加展示,他的品德与社会论文也获县级一等奖;李雪晴的语文论文获得市级一等奖;邢亿万老师的体育优质课及技能比赛均获得县级一等奖,并代表县里到市里参加技能比赛获得二等奖。在本学期全县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中,全镇共有5人次获县级一等奖、7人次获县级二等奖、6人次获县级三等奖,有3名教师在全县教师理论知识竞赛中获奖。
9、年后通过对教干、教师的调整,优化了教干、教师队伍,均衡了校际间的师资水平,打造了学校间公平竞争的平台。本次调整,充实了新生力量,加大了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达到了教干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起到了优化教干结构,理顺关系,凝聚人心,团结干事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从现在看这个目的基本达到,学校的管理水平普遍有了明显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也有明显提高。
总之,过去的一学年,在全镇广大教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镇教学水平得到稳步提高。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镇广大教干教师扎实工作、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教委向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干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那一世范文网:m.nayishi.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我们面临的诸多困难和严峻的挑战:
一是学校间教学管理水平还不够均衡。个别学校领导管理理念不新、办学思路不清,工作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敢干事、肯干事的开拓精神。个别学校管理松懈,缺乏制度管理,部分学校管理不善,考核办法不科学,教干教师不能以诚相待,不能精诚团结,导致学校管理被动。
二是教师课堂教学效益不高,新课程教学理念把握不到位。部分教师对课标要求不明确,教材把握不准,二次备课质量差,课堂结构不合理,教学效益低,重教法,轻学法,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三是课程计划执行有待完善。由于师资严重不足和教师双老化比较严重,致使个别学校课程开设不全,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
四是骨干教师缺乏,青年教师成长慢,个别青年教师工作浮躁,进取心不强,无理想,无追求,拿自己美好前途当儿戏,得过且过,工作不扎实,教学质量不高;(有的教师位居中心校、希望小学和前庄小学比较优越的学校,责任心不强,成绩位居后1/3,如果再不觉醒,再不进取,恐怕暑假后要调离这三处学校)。
五是个别中老年教师倚老卖老,不思进取,在工作中不是和同志们比成绩高低,而是比资历长短,不是和同志们比贡献大小,而是比索取多少,总觉得人们对你不公。
六是学校评估制度不够完善,教师干好干孬一个样,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性,致使各项工作水平低、质量差。
七是教学常规监管力度不到位,教研活动效果差,教研活动质量及教研员素质亟待提高。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我镇教育的健康发展,在新学年里,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团结一心,信心百倍的迎接新挑战。
三、今后工作的思路与要求
今后我镇小学教育工作总的任务是: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县教体局工作精神,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均衡、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改革完善评价制度,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努力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合格学生。为确保实现新学期的工作目标,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推进我镇教育教学再上台阶。
(一)加强教干队伍的管理,对教委人员严格要求,让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教师做好服务;针对个别学校领导管理理念不新、办学思路不清,工作不脚踏实地,缺少开拓、实干精神的,工作能力差导致学校管理混乱,教学质量差的教干,该撤换的要坚决撤换,让能者上庸者下。
(二)要全面落实、树立素质教育质量观。一是各学校要继续严格执行各级“减负”要求,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严禁向学生推销或介绍购买复习资料,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要坚决杜绝一切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要求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习育人环境。二是要突出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全面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各学校要高度重视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和技能实验课开设,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常规管理,提高精细化程度。四是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要扎实落实好培优转差工作,要加强学困生分析,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加强学法指导和习惯养成教育,真正使其想学、乐学、会学。对优等生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采取学习兴趣小组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通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落实学校结对
帮扶共建制度,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结对帮扶共建是在新形式下,从推动我镇教育均衡、和谐发展提出的新思路。旨在提高我镇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要求条件好的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无条件的要对帮扶学校予以帮助支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落实好共建学校“三沟通”制度,实现学校、教师之间的合作。。
(四)突出薄弱转化,狠抓薄弱学科和薄弱班级均衡发展,确保整体质量提高。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薄弱转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是继续重视薄弱学校的转化工作。教研室学科教研员要加大对教学薄弱学校的指导力度,从学校教学、管理、教研等方面,全方位、面对面指导,促其尽快提高,在教学管理上,教研员要深入基层,坚持每周2天到学校工作,通过听教师推门课、抽查教师常规材料、监督学校学生日常管理等形式,发现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校教师、领导面对面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二是各学校要进一步降低工作重心,把转化薄弱班级和薄弱学科摆在教学指导与管理的突出位置,落实一名骨干教师带动学校一个薄弱学科制度,学校领导要分工挂包薄弱学科、薄弱班级,加强原因分析,研究整改措施,跟踪督查指导,采用培养学科骨干、班主任经验交流、外出学习等办法,尽快提高班级和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