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宣传动员范文 发布时间:2011/1/9

在全市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市委常务副书记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扎实有效地把前不久国家教育部、司法部、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努力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新发展,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生的法律素质,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力度,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为驻延各类专科及中小学校聘任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很重视,多次研究并决定召开全市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会议。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作为受教育者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民族今后的素质和发展。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切实提高他们的知法、懂法、用法能力,充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把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放在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地位,摆上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使之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

第一,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大事,也是全社会和千家万户老百姓关心的大事。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引导、保障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也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坚持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与道德纪律教育相结合,与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有助于丰富青少年一代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工作任务。

第二,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国将进一步对外开放,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挑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这种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青少年肩负重大历史使命。他们的法律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各种人才整体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关系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江泽民同志要求“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因此,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第四个五年普法规划中,将青少年列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现代法治观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一代新人,造就一大批能够依法管理社会、经济、文化事务的现代人才。

第三,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内在要求

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为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进行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它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证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这就为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也包括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制教育有思想教育的因素,也有文化知识的成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进程中,要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第四,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引导和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辨别是非观念比较差,自控能力比较弱,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青少年团伙犯罪和有组织的犯罪增多,暴力化的程度加剧,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应当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治观念淡薄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违法犯罪也呈增长趋势。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需要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能力。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有利于从小培养青少年学生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增强明辨是非,抵御“黄、赌、毒”等不良社会现象影响的能力,以及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引导、规范、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父母离异、家庭失和、单亲等原因容易给青少年造成心理创伤,使其形成孤僻、自私的性格,甚至演变成反社会情绪,家长自身品德不好或家教不当,也会使青少年学生染成恶习。在我市,父母双方或一方劳务输出在国外打工,孩子托付给亲属照料的情况比较普遍,缺少亲情和管教,导致失学以至犯罪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我们不仅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对他们关心帮助,给他们多一份关怀,鼓励他们向上,还要在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上抓紧抓实,逐渐培养他们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在全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不断发展,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全市现已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监督,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积极参与的法制教育网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人大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法制宣传主管部门始终把青少年学生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加强指导和协调;教育主管部门把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综治委等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努力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政法机关、团委、妇联、关工委结合业务工作,积极参与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可以说,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和法律保护工作,已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动;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于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违法将受到什么处罚等等,也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于什么是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法律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进而为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近年来我市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在各类学校开展的不够平衡。有部分学校没有将法制教育课列入教学计划,对课时、内容和目标还没有提出具体要求;法制课师资培训还不够统一,缺乏统一制式的法制课教材,没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课堂法制教育缺乏较强的针对性,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还没有结合,学生缺乏更多法制实践的体验。对此,全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力争使我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要注意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中发挥基础性和主渠道作用,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目前,我市中小学的在校学生有56000多人,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优势,发挥学校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负起国家长治久安历史责任,确保法制教育在学校常抓不懈,把学校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把传播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放在突出位置。要通过法制观念的培养、法律知识的学习,使青少年学生把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上升为思想认识,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和日常行为规范。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接受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基本的法治观念,使之成为指导他们辨别是非,确定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判断依据。总之,要通过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合格公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和国家的意志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以贯彻,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2、要坚持从传播先进文化的要求出发,认真研究法制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使法制教育工作切实收到实效。学校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