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1

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第2页

事业的投入能力。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和完善集体经济收益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农民在发展集体经济中获取收益、增加收入。
2、以协调发展为目标,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是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我们已经提出基础教育要分别向前拓展、向后延伸3年,争取学龄前儿童受到三年学前教育和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覆盖面,并确立了到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各有关部门对此要坚定信心,决不能动摇,确保如期完成。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在硬件建设的资金筹措上,要采取多元投入的办法,充分利用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和私人办学相结合的办学格局;在软件建设上,要坚持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以整体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各乡镇(工委)党委、政府要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名初中毕业生,提高高中入学率和毕业率,从而整体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如果说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口素质的话,实行计划生育主要就是控制人口数量。这不仅是落实基本国策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工作原则就是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对当代人负责,又要对子孙后代负责。所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丝毫不容懈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各级要认真抓好落实。以此构筑起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基础。
基层文化事业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方面。要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加大基层文化建设力度。在硬件上,各乡镇(工委)要统筹规划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把图书馆、文化馆列入重点建设规划;在软件上,要采取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形成农民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基层卫生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要围绕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在进一步完善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等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推广工作。总的原则是:先建机制框架,再逐步完善,规范运行,把资金落实到位。各级要把基层卫生事业作为造福于民的一件实事来抓,做好基线调查、方案制定、宣传发动、人员培训、资金筹措等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3、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文明生态村,是农村城镇化的雏形,是农村人过城镇生活的前奏曲。要充分认识到,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全县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分三步实施,即:到%以上的村街达到文明生态村标准,到再完成%,到2020年全市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做好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
创建工作中,要按照“全面规划、整体发动、梯次推进、典型引路”的思路,乡村和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倾全县之力抓好落实,推进农村小康进程。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具体讲要做到“三个一”,即每个村有一张平面规划图、有一个实施方案、有一个专门的工作班子。坚持整体发动,形成合力。创建文明生态村,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必须建立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运作机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协调起来,形成党政联动、乡村联动、干群联动、部门联动的强大合力,心住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工作不断深入。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我县各地经济实力差别很大,具体到各村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建设文明生态村既要坚持必要的标准,又要切合实际,不能超越阶段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创建标准上,不搞一刀切,而是区分层次,针对经济实力强、基础条件好的村制定“示范标准”,针对中间状态村制定“普及标准”,针对基础条件差的村制定“过渡型标准”,要通过制定这样的标准促使各种类型的村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都能够动起来,做到有任务、有目标、有进步。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创新融投资方法,通过采取以村集体和农民为主出一点,县乡财政奖补结合拿一点,包村单位和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重点倾斜帮一点,动员大会社会力量筹一点等办法,有效解决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资金问题。坚持典型引路,突出特色。在选择经济实力比较强、地理位置相对优越、村级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小康村、文明村作为这文明生态村的前期典型示范村,在建设模式上,不搞强求划一,而是百花齐放,体现特色。具体讲,就是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而已紧密结合,与发展特色乡、特色村紧密结合,与彰显自然景观和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结合,与城镇化发展紧密结合,构筑风格中异、特色独具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格局。
4、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为重点,提高村街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
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斯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政治文明提高到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高度。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就必须首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上级精神,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遵循“坚持、完善、弘扬、提高”的原则,努力创新推进民主议事工作的方法和制度,抓好“三级示范”工程和六项制度的落实,规范农村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程序,不断提高乡镇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村级民主决策机制。要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和村民自治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经营和管理,认真落实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要抓好村务公开工作规范和完善民主政日和民主评议村干部等村级民主监督制度体系,健全对村务和村干部的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完善乡镇政权机关的政务公开制度,扩大农民群众对乡镇政务的民主参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活生生实效,坚持同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和改善农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防止搞形式、走过场。要围绕提高各级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深入开展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使各级干部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程序行使管理职能,使行政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转变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变人治行政为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乡、依法治镇、依法治村。
5、以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为目标,继续加强村街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各项的领导核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现“争先·翻番”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围绕“五深化一开拓”,进一步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显增强,为“争先·翻番”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抓好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素质建设,保持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建立健全任期责任制;通过多渠道学习培训,提高乡镇干部在新形势下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要进一步改进并完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奖励、考核的办法,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乡镇干部,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乡镇工作水平。要切实加强村街党组织建设。围绕“五个好”目标,落实“511”工程,通过典型带动、创新拉动、载体推动、机制促动,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宣讲活动,增强“两委”班子的向心力,切实谋划好村街的发展规划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思路;结合“七一”纪念庆祝活动,普遍、多形式开展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有效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做好农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第一,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努力把解决“三农”问题落到实处。市委反复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落实到解决我县“三农”问题上,就是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把工作真正放在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突出问题上,一件一件抓落实。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都已明确,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要把市、县党委和政府的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要把各项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有关的领导干部,落实到基层,做到工作要求要具体,措施要到位,责任要明确,检查要严格,不搞形式主义,确保见到实效。
第二,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在带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