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务局行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0/9/9

在矿务局行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在矿务局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蒲白矿务局向大会作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以来改革发展简要回顾自以来,我局紧紧抓住煤炭市场好转的良好机遇,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创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经过5年多的改革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制约蒲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债务、冗员、机制、管理等瓶颈问题,由渭北走向了陕北,由粗放走向了精细,由生存走向了发展,迈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回顾5年多我们走过的艰辛历程,不由得豪情满怀,感慨万千。5年来,我们举着加快发展的旗,走着特色发展的路,坚定文化治企信心,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整合煤炭资源,进行改革改制、主辅分离,实施关闭破产、沉陷治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开拓创新,多元发展。5年来,我们满怀着创业的激情,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稳步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不断加大矿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下大力气进行矿区综合治理,努力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构建平安和谐矿区,改革创新,实干拼搏,使矿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使衰老矿区焕发出勃勃生机。(具体见《蒲白矿务局十六大以来改革发展纪实》)
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和振奋。改革发展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全局干部职工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全局6万余名职工家属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在榆阳、建庄及榆林高岭土公司艰苦创业的同志们,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风餐露宿,为了蒲白美好的明天忘我工作。在此,我代表局党政工团,向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同志、职工家属及在榆阳、建庄、榆林高岭土公司创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多的是对蒲白未来发展的思考。我们在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矿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亿多元解决了矿区职工吃饭和生存问题后,如何加快高产高效现代化新矿区建设步伐,构建文明富裕平安和谐老矿区,让职工群众充分共享到我局近几年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尽快解决的问题。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和谐矿区建设任重道远,但近几年我局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路在脚下,事在人为。我们坚信,不甘落后、不甘贫穷、不甘平庸的蒲白人,一定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把蒲白建设好、发展好。不久的将来,蒲白将成为一个职工家属安居乐业的和谐幸福家园。

二、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对于我局加快改革发展有着诸多有利因素和机遇:一是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的煤炭资源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国内煤炭需求量年均增长5000~7000万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为我局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国家节能减排和关闭整顿小煤矿政策的实施,为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煤炭供需总体平衡的大格局不会改变,煤炭价格有望稳中有升。二是通过近几年机械化装备水平的提高,朱家河矿已具备120万吨生产能力;西固煤业通过技改已形成30万吨生产能力;榆阳煤矿通过技改已形成300万吨生产能力;南桥煤业和马村煤业的精采细掘已初见成效;白水煤矿的破产重组已经完成,为提升产量创造了条件。同时,非煤产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创新和技术改造,发展迅速,预计产值将超过5亿元,并具备了进一步做精做强的潜力。三是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创新,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企业文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有力推进,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
四是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改制,我局的经营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总量明显提高。加之绩效考核管理、现金流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管理创新的深入推进,为我局进一步提高效益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矿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加之采煤沉陷治理工程52栋住宅楼的建设;矿区道路的维修硬化、供水、供电系统的改造及环境的刷新,榆阳、建庄的开发建设,建新煤化项目的控股经营,使全局职工看到了蒲白发展的美好前景,加快发展、求富求强愿望强烈,为我局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后劲和有力保证。六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稳步实施,技校招生力度逐年加大,各类培训有序进行,300多名大学生的加盟,一系列重视人才政策措施的落实,为我局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七是几个煤矿已成功实施了关闭破产,榆阳、建庄的资本金投入已完成,信达公司的债务已还清,使我局能够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八是西部大开发和陕西建设西部强省步伐的加快,集团公司“十一五”末实现销售收入500亿的发展目标,为我局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局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和修改,发展目标已经确定,为我局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辨证地看,虽然发展机遇良好,但也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和挑战:
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和铁路运力的制约,的煤炭销售市场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我局煤质较差,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将会给我局的销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由于我局历史包袱沉重,矿区基础条件较差,虽然实施了三个煤矿的破产,但仍有1万余名职工,并且老矿区的可采储量不足1亿吨,提升产量已经没有可能;另外,提升机械化装备水平、技术改造、矿区综合治理等还需投入大量资金;加之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成本不断上升,各类增资因素不断加大,而企业盈利能力有限,经营压力仍然很大。要很好地解决职工收入问题,还需继续努力。三是和谐矿区建设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基础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任务艰巨。
四是榆阳、建庄、建新三个新区和榆林高岭土公司在开发建设和快速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市场、经营、安全等难以预料的问题。
五是对各改制公司和控股参股公司如何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尤其是如何推进企业文化、标准化、精细化,加强安全管理,还需继续深入探索。
总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既要充分把握有利条件,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又要看到做好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要—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工作,把加快发展的愿望与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把精力用于谋发展,心思用于求实效,劲头用于抓落实,用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用务实的作风解决实际问题,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三、工作安排全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集团公司工作要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安全生产经营为中心,以构建平安和谐新蒲白为目标,以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坚定文化治企信心,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大力推进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实施科技兴局人才强企战略,加快高产高效新矿区建设步伐,让职工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继续加大和谐矿区建设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把蒲白建成一个职工家属安居乐业的和谐幸福家园。主要生产经营目标是:1、全局销售收入:计划完成14亿元,奋斗15.5亿元。2、原煤产量:计划500万吨,奋斗550万吨。3、开拓进尺:7000米,其中中能公司4000米,朱家河煤矿1200米,白水煤矿1300米,西固煤业公司500米。4、原煤工效:计划3.8吨/工。5、原煤销量:计划500万吨,实现产销平衡。6、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考核指标0.8,奋斗目标0.5。7、非煤产业:销售收入计划4亿元,奋斗5亿元。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管理,夯实基础,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实现安全发展。
安全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工程,安全生产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目标。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没有和谐、没有发展。因此,全局干部职工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影响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全力确保安全生产。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改革、安全与稳定、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把“安全第一”的思想和压力传递分解给全局每一名职工,为搞好安全生产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值班、带班、“四三三”入井等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狠抓落实;要深入井下、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把问题解决在现场,把隐患消灭在萌芽,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三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时刻绷紧安全弦。各矿(单位)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六不生产”原则:即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生产,隐患没有排除不生产,安全生产措施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不生产,安全系数无保障不生产,安全配套工作不到位不生产,安全生产手续不完善不生产。要严格执行“二安三个一”等安全生产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加大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力度,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安全隐患,一定要按照“先停后改再生产”的原则,立即实施整改。要通过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四是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工作。标准化、精细化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我们绝不能放松,要继续深入推进、创新实践,要在做细、做实、做精上狠下功夫,在流程再造和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把标准化、精细化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道工序,贯穿到现场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让标准化、精细化成为每个员工的良好工作习惯,要通过标准化和精细化来打造精品工程,以精品工程确保安全生产。,各控股参股煤矿(公司)要全面实施和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