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1

在全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区委、区政府今天召开全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和市政府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针对当前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我区防控工作,力保我区清净无疫。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一类传染病,感染后死亡率很高,一旦发生,不仅会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高度关注。
从国际疫情看,今年以来,亚洲、欧洲、美洲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不仅大量家禽感染,而且影响到了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10月24日公布的数据,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为121人,死亡62人,感染死亡率超过50%,而且发病的区域在不断扩张。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六个级别的禽流感警报,并据此及时通告各国疫情的严重程度,11月6日已将禽流感流行警报设置为三级,即禽流感亚型病毒使人致病阶段。
从我国疫情看,10月份以来,已有内蒙古、安徽、湖南、辽宁4个省区发生家禽疫情。目前,内蒙古、安徽、湖南的疫情控制情况较好,辽宁黑山县的疫情形势严峻,扑灭难度大,防控任务艰巨,已涉及18个乡镇,并有扩散之势。湖南已出现3起人患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有100多人被隔离观察,不排除人感染禽流感。农业部部长杜青林11月8日指出,当前局部疫情确实有扩散蔓延的可能,形势不容乐观。
从全市和我区形势看,潜在风险较大。一是候鸟迁徙、多种畜禽带毒。目前正值候鸟迁徙季节,全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中有两条经过辖区。二是我区禽苗、禽蛋主要来自外省,疫病传入风险大。三是毗邻的湖南省龙山县已发生疫情,对全市尤其是我区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群众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和现实的严重威胁。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各国各地高度重视。世界银行11月4日宣布,将向较贫穷的国家提供3-5亿美元,用以对抗禽流感疫情。我国严加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胡锦涛总书记5次作出批示,温家宝总理15次批示,回良玉副总理亲自抓防控工作。11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从今年预算总预备费中安排20亿元,设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基金。10月27日,鸿举市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了全市禽流感防控工作。10月31日,市政府又召开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电视电话会议。市里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同志庚即召开了全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成员紧急会议,对我区的防控工作作了具体部署。11月1日,在全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征求镇乡街道意见座谈会结束时,才邦同志又进一步对各镇乡街道的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11月2日,在区政府第64次常务会结束时,我也对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了强调。各镇乡街道、区级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防控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了10个督查组,分赴各镇乡街道指导督查动物免疫、检疫、消毒、监测等工作。
目前,我区虽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切不可掉以轻心。由于我区较长时间保持禽流感等动物重大疫病清净无疫,一些同志因此放松了思想警惕,对防控禽流感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发生禽流感疫情的风险性、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政治影响认识不足,有的还存在侥幸麻痹思想。面对严峻的形势,各地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百倍警惕,充分准备,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二、突出重点,狠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
按照国务院和市里的部署,我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要努力实现四个目标。一是不出现大面积疫情暴发,不出现人间感染,不出现大型养殖场和动物园禽类发病;二是一旦疫病发生能及时发现、处置和迅速扑灭,确保疫情不扩散;三是力保清净无疫,确保食品安全、人民健康和家禽养殖产业不受大的影响;四是确保消费市场稳定,避免谈禽色变,防止引起社会不必要的恐慌。围绕这些目标,各地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确保措施到位。
(一)强化预防措施,确保免疫密度
搞好免疫是做好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免疫密度是防止疫情发生的有效保证。要坚持“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切实抓好强制免疫工作。免疫的重点是种禽场、规模养禽场和水禽,特别是江河流域、大型水库周围等候鸟栖息地和与疫区省接壤的边界乡镇。各镇乡街道要在区农业局的指导下,全面落实免疫任务,对种禽场、水禽场和200只以上的规模养禽场,免疫密度必须达100%。同时,对信鸽也要进行禽流感免疫注射。
(二)强化流通监管,加强内防外堵
龙驹、分水检查站要立即进入紧急状态,必须做到全员上岗,坚持24小时值班,对进入区境内的家禽及其产品严格检查,坚决把来自疫区的家禽及其产品堵在区外。有关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在机场、火车站、港口、汽车站等地严格检查,全面禁止从禽流感疫区购进禽鸟及其产品,构筑“陆海空”立体防疫屏障。按照市里的安排,从12月1日开始,对上市禽类及禽类产品实行检疫标识管理,活禽检疫合格后,必须戴上脚环标记,白条禽实行翅标标记,凡是没有标记的,一律不准入市交易。
(三)强化消毒管理,严防交叉感染
消毒是杀灭禽流感病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各镇乡街道、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屠宰加工场所、禽类交易市场、与外省疫区的边境接壤地、场镇集市、交通沿线、种禽场、规模养禽场、候鸟栖息地、动物园禽鸟饲养地的预防性消毒工作,定时开展消毒。对农村畜禽圈舍,在今冬全面开展一次有效消毒,防止疫病发生和传播。对规模养殖场、饲养大户圈舍、孵抱房周围必须坚持每周一次消毒。对禽类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笼具、屠宰点、屠宰工具,必须坚持每天消毒,家禽运载工具必须坚持做到装前卸后立即消毒。
(四)强化疫情监测,及时预警预报
目前,区里设立了9个疫情监测点。区农业局、区林业局等部门、有关镇乡街道要继续做好对家禽、野生禽类的监测工作。要根据候鸟迁徙路线、特点和分布情况,加强对北来南往候鸟、动物园禽鸟、鸟类市场和观赏鸟类的密切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预防性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宰禽点、禽类加工点、农贸市场、超市以及餐馆的禽类及其制品的监督检查,加强种禽场、规模养禽场、候鸟栖息地水禽、与疫区省接壤地区家禽的疫病监测。各镇乡街道、有关部门要严格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安排专人于每日上午10点前报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
(五)强化应急处理,全面扑灭疫情
根据《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我区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应急预案,建立起机构完整、制度完善、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应急机制。认真做好疫苗、消毒剂、防护服等各种应急物资及消毒和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的储备,加强基层队伍培训,建立应急预备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疫情处置能力。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严格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严密封锁,坚决、果断、彻底扑杀。凡染疫病禽及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禽类,全部实行强制扑杀;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所有家禽,按规定的标准进行强制免疫;疫区周围10公里范围内的活禽市场,要强制关闭。对扑杀的禽类要全面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周边环境要作全面彻底消毒。
(六)强化人间监测,严防人类感染
认真贯彻卫生部11月7日召开的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有效防范禽流感向人间传播。一是提高预警能力。加强监测,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要加强对饲养场、养禽户、养殖小区等高危地区,与饲养、加工、屠宰等有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以及发热病人的监控。二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各地各部门一旦获得禽流感疫情信息,要立即与农业部门同时到达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进行疫情处理,落实各项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三是提高医学救治能力。医疗机构要切实履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职能,接诊疑似传染病人后,要及时转诊到感染疾病科,进行会诊和排查。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组织专家队伍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经常深入到农村和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指导。区卫生监督所要依法监督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情况。各地各部门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七)强化统筹兼顾,坚持做到“两手抓”
冬春既是禽流感的高发期,又是牲畜口蹄疫发生的高峰期。各地各部门在抓好禽流感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口蹄疫等其他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控,一手抓疫病防控,一手抓畜禽产业发展。由于国内部分省区发生禽流感疫情,我区禽类生产所需禽苗、种蛋和消费所需禽类产品调入量将有所下降,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帮助养殖场(户)扩大生产规模,做好区内产需协调衔接工作,保证区内禽类及其产品畅通无阻,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有关部门要大力扶持养殖企业尤其是种禽业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自给水平,逐步减少禽苗、种蛋的引进,保护产业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一)切实加强领导
全面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是对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各级领导干部要迎难而上,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切实发挥“主心骨”作用。我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由我任指挥长,副区长任副指挥长,区政府办公室、区农办、区农业局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全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工作已经启动,同时启动禽流感防控工作行政首长问责制。各镇乡街道的主要负责人是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要认真安排组织,层层落实责任,严格检查督促,着力解决好工作经费、人员到位等具体问题,做到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
(二)搞好宣传发动
区委宣传部要加强新闻宣传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及时报道防控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弘扬奉献精神。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防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