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养成教育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25

作风养成教育作了重要讲话

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进一步抓好作风建设。今天已经进入2010年的2月。新的一年,我们的任务十分繁重。一是世博进入“百日冲刺”,未来我们要经受长达半年的考验,浦东作为筹办举办世博的最前沿、主阵地,任务特别重、压力特别大。二是新浦东能否实现新跨越,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寄予厚望,在浦东开发开放即将迎来20周年之际,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亲临视察、殷切嘱托,市“两会”再次部署、提出要求。两区合并重大决策“1+1>2”的效应能否充分释放、充分显现,今年是发力、突破的关键一年。三是浦东的发展转型、功能提升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作出更艰苦的努力,力争走在前列。四是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必须有新的化解和缓解。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站在新的起点,进入新的一年,我们能不能打好服务保障世博这场硬仗,能不能在新起点上率先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能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殷切期望,410多万人民群众深情期待,兄弟地区瞩目以待。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振精神、提升能力,用我们的激情和勇气、以更高的能力和素质,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完成好光荣的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期间对上海提出的三点要求,其中一条就是要求我们“切实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浦东的干部队伍,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成为有激情、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应当充分肯定,浦东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作风状况是好的。特别是过去的一年,面对南汇并入浦东的重大决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保增长、促转型、调结构、推进世博配套工程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同志们都经受了考验,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了很强的战斗力。在我们的队伍中、机关里,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典型,他们有一些共同的闪光点:比如说勇于开拓创新,工作富有实效,像区委办公室的蒋海同志,对区委的重点工作、群众的突出问题,督查有力,不怕得罪人,特别是在舆情收集和监督整改方面,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分析、完善机制,有效增强了对舆情信息的掌控力、应对力。发改委统计部门的叶森等同志,积极研究分析问题,经济形势分析的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根据浦东的功能定位和特点,创造性地设计形成了开发区统计指标体系,既为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也有效引导了发展,形成了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比如说作风务实,深入基层,像建交委的屠建平同志,浦东的建筑工地量很大,他主动深入一线、深入工地,协调解决工程建设遇到的瓶颈问题,切实加强工地安全管理,去年新区工地安全事故的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像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阮月良同志,在美国ups公司、德国dhl公司投资运营过程中,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与机场集团反复沟通、反复协调,着力解决企业遇到通关、用地等困难。最近,又在积极走访康桥工业区纳税前50强企业,上门服务、听取意见,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比如说爱岗敬业,把任务当命令,像**办的朱国良同志,从1993年转业到新区工作至今,十几年如一日战斗在****岗位上,主要承担着劝返**群众的任务,经常出差在外,带领**办的同志们面对面地做群众的工作,尽心尽力解决好群众的诉求和困难。尽管副处级的级别十几年没有变化,但他并没有怨言。最近由于两区合并,他又服从大局、提前让出岗位,但由于工作需要,还是主动承担了一线的很多工作,兢兢业业、毫不计较,体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境界。经信委安全生产管理处的王美萍同志,经常深入企业、工地、现场查处安全隐患、处理突发情况,一有情况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常面对血肉模糊甚至可能随时还有危险的事故现场,她总是冲在前面、细致勘察,不放过一个细微的环节,努力做好事故的后续处置,并从中总结经验帮助大家一起分析案例,研究有效预防的对策。司法调解中心的黄克鹏同志,面对大量的矛盾纠纷工作认真负责,不怕烦、不怕怨,帮助群众理顺情绪、维护权益,特别是曹路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后,扑下身子、集中精力、耐心细致做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最终使事故善后工作得到了稳妥处理,事后群众自发送来了锦旗。比如说心系群众,满腔热忱地为民服务,像环保局公用所的孙建华同志,承担着推进二次供水改造的任务,工作面广量大,又要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做好群众的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努力把好事办好。区法制办的裴蓁同志,是我们的市人大代表、优秀公务员,真正是把群众的困难、群众的诉求当自己的事,白天忙着处理政府事务,下班后则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代理服务,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还有民政局福利所的杜瑾同志,对老人福利事业充满热情,对老年人充满感情,经常深入走访社区、走访老人,协调解决问题,推动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我们的队伍和机关当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我还要提到一位同志,就是新华社上海分社编委、浦东采访中心主任季明同志,工作非常敬业,热情地为浦东鼓而呼,去年他采写的各类报道和内参,有60多篇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批示,平均一周一篇以上。没有热情、没有激情,没有深入的作风,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的。这些同志身上所体现的责任感、主动性,是激励我们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努力向身边的同志学习,不断地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从组织上来说,对这些干部要多关心、多爱护,对优秀的典型要多表扬、多宣传,让典型受到鼓励和激励,使大家见贤思齐、争创一流。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浦东的更高期望相比,与浦东开发二次创业、二次跨越的任务要求相比,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还有不适应的地方。不适应主要不是“腐”的问题,而是一些“庸”、“懒”、“散”、“软”的问题,平庸一点、懒散一点这些现象可能不像腐败那么明显,但却是一种消极腐败,对我们的事业危害极大,对队伍的风气影响极大。在二次创业的新形势下,在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前,我们抓作风建设,就是要在思想到位、岗位尽责、勤政优政、治庸治懒上下功夫,真正把浦东二次创业的精神落到实处,化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自觉做到“五个问一问”。

(一)要自觉问一问是否存在着对群众感情不够深厚的问题?群众观点我们须臾不能忘记,对群众的疾苦决不能麻木不仁、冷漠处之。俞正声书记在市纪委全会上讲到一个案例非常典型,前不久外区有位老人因无人救助最后死在水池边。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们浦东的同志能不能有敏感性、主动性、责任心,积极妥善地处理好,这是对我们实实在在的考验。现在面对群众的急、难、愁,我们一些部门人员不作为的现象比较少,但不主动、不热情、不着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群众急、企业急他不急,让群众一等再等、让企业一跑再跑的现象依然很多。一些部门和窗口单位人员口气很大,有的接电话听音看人,有的称这件事就在我手上,言下之意是我说了算,有的甚至人为制造障碍拖延不办,这些都是群众观念、宗旨意识不强的表现,缺乏的是对群众的真切感情、对群众疾苦的切肤之痛。对群众的疾苦和艰辛,我们一定要常作换位思考,常怀“心何以安”的忧心和牵挂,自觉做到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为工人、农民着想,为年轻人着想。这次市“两会”大家对住房问题非常关注,俞书记、韩市长都直言不讳,强调要为年轻人、为老百姓着想,加大廉租房、经适房、动迁房、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浦东必须抓得更紧,同时还要抓紧出台关于进镇农民子女住房、农村宅基地审批方面的政策。各级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经常听一听、查一查、看一看自己这个区域、这个领域,有哪些可能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因素和隐患,群众当中现在都在关心什么、议论什么、期盼什么,不能因为我们的失察、失责、失职造成群众利益的损害,造成群众的积怨。要教育引导我们的干部特别是涉及企业服务、民生领域的岗位、窗口、行业人员,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角度,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对待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

(二)要自觉问一问是否存在着开动脑筋不够勤奋的问题?我们干事业、做工作就是要用心用脑,不仅行动上不偷懒,思想上也不能懒惰。现在有的干部在岗不在状态、干事缺乏朝气,无论上级的要求有多么高、发展的挑战压力有多么大、民生问题有多么急,他就是急不起来、忙不起来、快不起来。这种懒惰我们要坚决反对,同时也要注意另一种思想上的懒惰。比如一些干部上班也早、下班也晚,一天到晚也忙个不停、辛辛苦苦,但就是不出活、没突破,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和对规律的研究。有的到了新的岗位、接到新的任务,甚至一句“我做不来、干不了”就一推了事。小平同志谆谆告诫我们,“浦东开发的起点要高,首先是思想的起点要高”。如果我们不继续解放思想、不努力开阔视野,不与时俱进地加强学习,就不可能提高开放条件下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我们在浦东工作,拥有更大的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舞台,更多的与世界交流、与高手对话的机会,我们和兄弟地区的同志相比应当在树立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上做得更好一些,应当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中努力拿出更多的思路、招数和办法。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逼着我们去学习,如果我们缺乏本领恐慌、危机意识,缺乏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求知欲望,即使弄一点时髦概念,也是花拳绣腿、不堪一击,最后一定是不进则退、大浪淘沙。各级干部都要增强抓紧学习、提升自己的紧迫感,在浦东开发的实践中长见识、长才干、作贡献。

(三)要自觉问一问是否存在着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的问题?作风漂浮,自以为是,自娱自乐,是事业发展的大敌。一方面,我们制定政策、布置工作一定要贴近实际、相信基层,切实防止脱离实际的瞎指挥。基层对此的反映也比较多,比如有的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前、布置有些工作时,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注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