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5

在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仅供内部传达用)
这次全省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专门研究解决贫困残疾人问题的全省性会议。去年10月份,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这个会议规格很高,是以国务院的名义召开、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回良玉主持的;规模很大,我们一个省就去了7个部门加分管的副省长;研究的内容和措施也很重要、很扎实,会后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出了文件,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贫困残疾人的政策意见。全国会议以后,我们省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考虑到这段时间,会议很多,大家工作很忙,我们没有完全按照国务院的规格来开,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除残联外没有出席会议,倒不是说我们降低了会议的规格,实际上各地对这个会议特别重视,下面在座的分管副市(县、区)长,到得这么齐是很少的,基本上都来了。今天的会议不仅是一次总结年度工作的会议,更是一次回顾和总结前几年我省扶助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情况和经验,部署下一步帮扶困难残疾人任务的会议。
刚才陈晓非理事长已经作了工作报告,还有三个市县政府和6个省级部门的负责人发了言,都讲得很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这几年我省扶助残疾人工作的成绩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营造了注重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省委省政府一直强调,没有残疾人的小康,没有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省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而且浙江也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把残疾人工作做得更好。各地也都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了对残疾人工作的组织领导,也做到了感情纳入、目标纳入、资源纳入、政策纳入、考核纳入的五纳入,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配合,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初步构筑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体系,对残疾人实施了基本生活以及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全方位的保障和救助,建立了残疾人帮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我省60多万贫困群众,残疾人占到了三分之一。随着社会救助体系的逐步建立,困难家庭子女的免费教育、住房救助等,有相当一部分是残疾人家庭。农村合作医疗,残疾人也纳入进去了。把残疾人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对残疾人的生活是十分有益的保障和支撑。
三是突出重点和难点,探索有效帮扶残疾人的的新路子。我省把解决残疾人就业作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重点,全面推行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通过落实扶持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建立助残扶贫基地,以及农村的效益农业,使不少残疾人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四是夯实工作基础,健全了保障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平台。为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我省完善了残疾人的服务网络,建立了一大批残疾人教育、康复机构和培训基地。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开展各类结对、帮扶、助残活动,有效地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应该说,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大为改善,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和社会参与能力也有明显提高。
我省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成绩很大,但是困难也不少。一是我们现在对残疾人的帮扶、残疾人的保障体系还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离残疾人的要求,离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特别是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现在确实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由于残疾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承受能力差,状况也不好。在残疾人的教育、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二是从发展趋势来看,我们现在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的时期,这是一个结构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是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的一个时期,虽然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个差距要缩小,恐怕还需要一个过程。近期内,在很多方面这个差距还在拉开,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这几年并没有缩小,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在短期内要缩短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困难的。三是现在残疾人工作的队伍、机构、水平、能力、体制、机制,都还不能适应我们整个残疾人事业发展,还需要在有些方面继续加强和重视。
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做好残疾人事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浙江省有200多万残疾人,他们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群众是执政建设的基础,他们也是基层的群众。同时也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包括广大残疾人在内的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利益,认真解决好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这既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该关心和支持的大事,更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措施之一。
其次,做好残疾人工作,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残疾人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残疾人事业既是人道主义事业,也是人权事业。所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不断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生活水平的差距,使贫困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和文化的成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平安浙江的高度,切实做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康复、维权等工作,使残疾人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再次,做好残疾人工作,扶助贫困残疾人,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果没有残疾人的参与,没有残疾人状况的改善,没有残疾人事业的同步发展,就不可能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我们也看到,广大残疾人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认真解决好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不仅是解决他们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残疾人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基本提前实现现代化的大事。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个高度,认识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我们的自觉性、紧迫性与责任感。
二、明确任务,讲究实效,做实做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
(一)全面落实农村残疾人扶持措施。绝大多数残疾人生活在农村,怎样缩小农村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差距呢?加大扶持力度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特别要重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用足用好用活康复扶贫贷款。这一贷款制度从1992年实行以来,对改善残疾人的贫困状况产生了明显的效果。针对残疾人扶贫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在用足用好省政府残疾人扶贫贴息基础上,各地要落实资金,对向银行(信用社)取得小额贷款用于种养业及家庭副业生产的残疾人,给予贷款贴息补助。二是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残疾人的扶贫基地,发挥一部分已经走上致富道路的残疾人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办具有一定规模并安排一定数量的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残疾人扶贫基地。这个效果在嘉兴地区是十分明显的。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培训。将贫困残疾人的培训列入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去,而且要优先考虑,并且要免费。有了技术和技能,他们就有了就业的基础。各级扶贫资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要加强对困难残疾人的扶助和支持力度。
(二)推动贫困残疾人的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残疾人来说,更是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做好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一是要全面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劳动监察和年检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办好福利企业,有关部门对福利企业的困难问题要作认真的调查研究,提出进一步帮助和扶持的政策措施。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困难残疾人的就业扶持力度,包括各级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对残疾人从事个体经济和自愿组织就业的要给予税费减免的优惠。劳动保障部门和残联要联手加快残疾人就业工作信息网建设,提供就业补助,开展职业培训,建立残疾人职业人才表彰机制,将符合失业等级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失业登记和落实具体的保障措施。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就业重点是三个方面:第一个重点是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困难群体,首先是残疾人,其次是双下岗人员;第二个重点是新成长劳动力,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第三个重点是农村转移劳动力。残疾人是重中之重。
(三)做好困难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据对全省55.77万名持证残疾人的实际情况调查,我省仍有23.22万户困难残疾人。最根本的是纳入到我们的救助体系中去。我省经过前两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为辅助,以临时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的社会救助体系。我们将困难残疾人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之后,很多问题都解决了,如杭州的最低保障标准是300多元,加上了水电、住房、医疗等等大概是700多元,所以首先要将困难残疾人纳入进去。主要是强调三个方面。首先是应保尽保,凡是符合条件的都要纳入。第二是注意方法。第三是,对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还要有一些特别的政策,本人先纳入进去;一户多残的,也要作为特殊的对象来重点帮扶。对这些残疾人,要足额发放低保金,不要去扣了。
(四)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的教育、康复和权益保障。残疾人的康复、教育使残疾儿童也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要加大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救助力度,从义务教育到高中段实行免费,相关经费由政府承担。对聋儿、脑瘫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