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委常委组织部长在全州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3

州委常委组织部长在全州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第3页

良好氛围。

(四)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实现我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关键要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要通过加强干部培训、提高选人用人水平、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一,进一步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州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结合我州“十一五”时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际,充分利用州内外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先进经验,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研讨班。要认真抓好中组部即将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建立干部培训需求调查制度,实行定单培训和项目化管理;建立学分管理制度、干训通报制度、培训成果评估制度,健全领导干部学习培训考核激励机制,探索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的新途径、新办法。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培训资源,在加强州内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国内外高层次干部培训基地,为高质量地完成大规模培训任务创造条件。

第二,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带有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各级组织部门要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不断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今年,要在五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探索干部奖惩激励机制。在昨天召开的全州经济工作会上,省委常委、州委书记邓凯要求,要认真解决一些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不作为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重要课题认真研究,探索制定干部激励惩治制度。二是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出台《民主提名干部考察人选办法》。三是扩大差额考察范围,探索建立干部差额考察制度。四是探索干部动态管理办法,出台《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暂行办法》。五是探索干部监督的有效机制,健全和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任前报告预审、责任追溯调查等制度。要坚持调研先行、试点开路的工作思路,做到边试点、边实践,通过上下联动,合力攻关,力争取得新突破。要切实抓好中央和省委已出台的改革措施的贯彻执行,适时做好中组部即将出台的“十一五”时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及其它改革措施的落实工作。

第三,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强化干部监督工作。进一步抓好《干部任用条例》及相关政策规定的学习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的教育培训,增强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自觉性。要按照去年检查后提出的整改要求,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对全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特别要加大对州直各党委(党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条例行为的查处力度,县市也要加强对直属部门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的管理,以切实规范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行为。要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重要问题季报制度,抓好干部监督工作协调机制建设。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全程记实,防止出现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职”、“带病交流”。研究制定对重大决策议事规则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办法,规范各级领导班子的决策行为。进一步完善报告预审制,建立提拔副科级以上领导两级公示制和重要工作部门领导干部离任公示制。要进一步加强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管理和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关于防止和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切实加强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非法人代表经济运行情况审计,注重审计结果的运用,把结果作为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县级后备干部,要区分不同情况,选派到中省直机构、常设招商机构、经济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和重点部门挂职;注意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艰苦岗位、重要岗位进行锻炼,尽快提高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建立后备干部能力考评机制,完善后备干部档案信息库,严格考核挂职干部,避免空挂的问题。

同时,要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坚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老干部,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加强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切实解决老干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按照“夯实基础、拓宽领域、突破难点、抓好典型”的思路,统筹实施,整体推进。

第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全党农村工作的大局,也是今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各级组织部门要提高认识,紧紧围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深化“三创两建两争”活动。工作中,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配齐配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在支部,关键在支书。要结合乡镇换届重点抓好乡镇“一把手”配备;要按照“选好一个人、带活一个村”的思路,搞好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鼓励支持离退休干部、科技人员、产业大户等各方面的能人当村干部,改善村班子结构。加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进一步落实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两委”工作规则,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二是围绕促进农民“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设计开展活动,提高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要进一步深化“党员农贷致富”活动,使活动惠及到每个有致富能力的农村党员,并对典型致富大户进行倾斜,扶持一批致富典型,发挥好典型的示范作用。要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加大培训工作的科技含量,根据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要,依托“支农人才信息库”、村部暨党群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网、大专院校,加大培训密度,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新经济合作组织的党建工作。按照“先行组建、逐步提高、分类指导”的思路,加大在农村新经济合作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活动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在新经济合作组织中发挥作用的渠道和途径。四是加强对村部暨党群活动室的管理和使用。要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村部暨党群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健全村部暨党群活动室的管理使用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培训、党员教育、文体娱乐等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第二,以构建和谐街道(社区)为目标,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以党建工作统领街道社区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大工委”的工作体制优势,实现驻街单位共驻共建、资源共享,通过建好党员志愿者队伍、调动无职党员的积极性、开展有声有色的党建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各方面的服务。鼓励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按照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创办服务性、福利性经济实体,健全服务体系。要通过选调得力干部和选派优秀干部挂职锻炼等方式,充实街道社区工作力量。要进一步丰富社区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职能,着手设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试点。积极推进“社区党员创业工程”,在为社区党员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和创业贷款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党员特别是下岗失业党员实现创业和再就业。

第三,以增强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目标,加强企业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继续按照“四好”标准,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加强中省州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要认真研究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渠道和方法,防止出现党的工作空白点。要加强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服务和扶持,特别要在政策、经费方面有所倾斜,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要继续开展非公企业党建“三争一树”活动,抓好创建“非公企业党建示范基地”和非公企业党群活动室试点工作,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要通过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企业党务工作人才库、实行“双向选择”等方式,向非公企业提供党务人才支持,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要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干部的培训力度,在培训经费、培训场地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要积极探索在新社会组织尤其是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按照建设效能型政府、服务型机关的要求,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要以解决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按照建设效能型政府、服务性机关的要求设计和开展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实干型、廉洁型机关。要加强对机关党员的社会公德教育,提高机关党员的社会服务意识。要加强机关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机关党务工作者素质。要将教育系统“党员示范”活动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系统,突出“党员示范”这一主题,把服务中心工作作为检验党建工作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标准。

第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和教育管理工作。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理顺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关系。加强对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的教育管理,继续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要研究制定—发展党员三年规划,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做好在生产工作一线、青年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下大力气抓好农村致富能手入党工程,建立致富能手档案,按照坚持标准、简化程序、加快发展的思路,及时把想富会富带富的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加快非公组织党员发展步伐,力争在的基础上再提高1个百分点。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机制,加强考察考核,为提高新党员质量打下基础;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实行票决制,把好党员入口关。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和违纪党员纪律处分工作。

要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加快终端站点建设步伐,加强双语教材编制和教育阵地、骨干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把延边党建网站建设成宣传党的政策的阵地,对外宣传的窗口。

三、切实加强组织部门和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