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讲座上的讲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讲座上的讲话
一、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坚实的理论基础、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实的理论基础就是科学发展观。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整个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现阶段我国正在实现着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的历史性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战略要抓住历史机遇,顺应第二个趋向。
下面我就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谈谈自己的学习认识:
一是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发展阶段。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判断。支撑这一判断的数字有:
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左右,5年累计约增长6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8万亿元(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5%,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9%)。,中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沿海地区一大批省份〔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达到—3000美元,北京、天津两市已达到3000—5000美元,上海市高达5000美元以上,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接近。
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元(相当北京一年的财政收入)。1990年达到3000亿元(经过十二年才达到这个数)。近些年来,不断迈上新台阶。突破2万亿元大关(又经过十三年才达到这个数),达到21700亿元。在解决出口退税陈欠后,财政收入又突破2.5万亿元的门槛,达到26396亿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030元。全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大关(短短二年就增加一万亿元)。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表明我国已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了。
由此,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三农”的措施,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主要政策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两减免”政策。二是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三补贴”政策。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三个高于”的要求,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据悉今年全年安排资金3200多亿元,占全国财政的十分之一强点。
我们在北京地区经济总量虽然相对靠后,但是从全国年均水平来看,我们依然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
总之,无论从一个地区,还是全国来看,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了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
二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是对建国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但其背景、理念、政策、措施有明显不同。过去我们处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城市倾斜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进行新农村建设。
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很少,地方和农民实力不足,是不可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我们现在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站在工农、城乡关系必须调整的临界点上,经济社会发展为统筹城乡奠定了基础,国家财政增长初步具备反哺农业,带动农村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客观的必然性。
以前的新农村、小康村、文明村建设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提出来的,而现在则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提出来的。因此,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水到渠成,是有目标方向可寻、有经验教训可鉴的。追求的目标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无论欧洲,还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各国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抓地区开发,又抓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政府不仅是强有力的组织者,而且是直接的参与者。他们以国家投资为主导,以增加公共设施投入为主要手段,实施了一系列的地区开发项目,带动农民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新农村。
韩国、日本通过立法重视农业开发;通过改善农村公路、民居、电气,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协组织,实现农村振兴。欧盟通过设立专门基金作为农村建设及地区开发的主体,优先扶持落后地区和农业地区。这些做法对我国的农村建设很有启发。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领导、中央有关部门的同志和很多专家深入各地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包括到国外考察,在总结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目标要求全面,综合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进步的程度。
以往不论我们说多少遍“三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经验证明,如果仅仅在“农”字上做文章,是不可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农村,是一个需要打破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手工劳动、缺乏分工以及生态脆弱等诸多问题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甚至国际化的背景下来看待“三农”问题。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中央一号文件32条所构画的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国内外观察家对此评论说,这不仅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的美丽新世界,也契合中国文化对于乡村社会的美好想象,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下面我就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谈谈自己的学习认识: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生产发展总的要求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新农村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这是生产发展的总的要求。下面着重讲讲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几个新名词。
关于培育造就新型农民。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五大新名词之首就是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并给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关于非农产业。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在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关于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五大新名词之一。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关于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城市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也是“生产发展”的有效渠道之一。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就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关于农民合作组织。的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水平、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都较高,但是农民依然不富裕,还经常出现销售难等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缺少统一的、组织化程度高的合作平台。所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途径,也是现实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体现。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数量已经超过15万个,成员数量达到多万人,占全国总户数10%。为了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据悉,全国人大正在酝酿农村经济合作社相关法律。
目前,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的意见》,正在加紧调研,为下一步研究制定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意见,完成体制设计工作做基础性工作。
、生活宽裕——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增收势头不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广大农民支持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因为真正巨大的市场是在广大的农村。
其次,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重要条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第三,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