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增强农村党员先进性的思考

学习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2/4/11

对增强农村党员先进性的思考


农村党员处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他们形象如何,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整体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农村党员先进性,提高他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本领和能力,成为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坚持先行一步,先学一步,积极探索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深刻体会到,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的先进性,要有针对性地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切实解决宗旨观念淡化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党员外出务工,部分基层党支部疏于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加上各种观念思潮的冲击,导致一些党员思想滑坡,宗旨意识淡薄,逐渐失去先进性。因此,保持农村党员的先进性,首要的是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和改进正面教育引导。县(市、区)、乡(镇)党委要充分利用党校、农广校办班培训,把系统的党性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大力培训农村党员中的骨干,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村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村里的各种会议、上党课、党员活动日等,加大教育力度,培养党员的党性意识;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要把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与农村党员结对子,通过交心谈心、下访座谈等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各级党组织要加大工作力度,广泛利用报纸刊物、电教片等载体,组织他们收看阅读,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围绕“五个对照” 开展大讨论,即:对照新党章和有关规定,看自己理想信念牢不牢;对照党的宗旨,看自己的服务意识强不强,是否为集体和群众作了有益的事情,有没有侵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行为;对照党员权利,看自己的党性觉悟高不高,是否履行了党员职责,有没有与党的要求不相符的言行;对照党员义务,看自己发挥作用好不好,是否在生产、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对照党的纪律,看自己的组织原则性坚定不坚定,有没有违法违纪,煽动、组织、参与非法组织及**活动。

二、构筑舞台建强阵地,着力解决党员作用弱化问题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用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代表、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引导、团结和带动广大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共同奋斗。要把增强农村党员先进性放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背景下来把握,不断创新载体,提供舞台,使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展现。当前,农村取消了农业税,农村社会结构和群众心理发生了变化,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依赖度降低,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与群众贴的最近、接触最多、联系最紧、信息最广的优势,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建强党员发挥作用的阵地,促使他们自觉地肩负起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责任,搭起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如在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农村党员多做教育、说服、疏导工作,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上报,在第一地点迅速介入,在第一情况下果断做出处置,做到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我们茅箭区自去年以来推行的党员社情民情报告制度,通过党员深入群众,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难,并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采取措施解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制度既树立了党员的威信,又发挥了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又如在村务处理、重大事项决策、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资金开支等决策上,要事先征求党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再如,通过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以村支部为单位,在农村党员中设立村务监督岗、党员廉政建设监督岗、科技示范岗、文明示范岗、政策法规宣传岗等,积极发挥党员在村中的作用;通过“双带双建”活动,设立专项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党员给以一定的待遇和奖励,引导农村党员把带头先富、带领群众共富作为先进性的主要体现,自觉投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争做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先锋。

三、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切实解决致富能力不强问题

教育培训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重视党员教育培训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农村党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加强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最具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要坚持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大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认识,牢固树立教育培训是基础性建设的观念。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农村党员思想观念滞后,创新精神不足,虽有富民之心,却无富民之策,起不到带头致富作用的问题,拓宽培训渠道,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党校的建设,以党校为阵地,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自编农村教材,进行集中性培训,使他们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农村致富中起带头作用。要建立比较固定的实用技术培训基地,重点围绕本地农村主导产业,依托种植、养殖大户,建立养殖或加工生产培训示范基地。实践证明,这种示范基地把知识讲授、现场观摩、亲身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党员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增强他们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党员电化教育等手段,建立农村生产技术信息网络和农产品产销网络,使农村党员更快地融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以最快捷的方式接受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选择发展产销对路的项目。要以举办各类活动为契机,进行专题性培训,通过组织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党员到先进地区进行短期培训或学习参观、组织科技专家下乡现场讲授、举办经济特产发展研讨会、品尝会、评选会等活动,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科技、市场、品牌、产业化等专题性培训教育,学习外地的先进生产或技术,有针对性地增强他们发展农村经济、带头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文化知识水平,针对农村党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实际,以农广校、农函大、党校等为依托,对农村党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正规化学历教育,也可以统一组织、选拔优秀农村年轻党员到各类高校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为农村培养、储备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

四、强化监督约束,着力解决个别党员形象不佳问题

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监督、约束,是预防、修正错误、保持党的肌肤健康的重要措施。由于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管党”意识不强,工作抓得不经常,制度坚持不到位,致使一些农村党员在思想、生产、生活上都落后于普通老百姓,有的基层组织培养发展措施不力,忽视了从村里的优秀农民中发展党员,使得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现象较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坚持抓现有党员的教育管理,把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与经常性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结合起来,使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经常化轨道,真正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到实处,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适度把握处置面,既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又不搞运动,不上纲上线;要扩大评议的民主程度,搞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把握政策界限,严格按党章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操作;要把表彰与处置相结合,落实受处置党员的跟踪帮教措施。通过评议和处置,纯洁党员队伍,使先进党员有荣誉感,中间的有紧迫感,后进的有危机感,从而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忧患意识,美化党的形象。同时,要坚持抓党的新生后备力量的培养,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选择一批年纪轻、文化水平高、善做群众工作,会经营,靠勤劳致富且愿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积极实践并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的对象,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抓紧培养,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切实改善农村党员结构,不断提升农村党员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