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报告

学习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2/11/8

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今年起,要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5年内取消农业税。这一决策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得到全国上下的拥护和支持,广大农民群众为此欢欣鼓舞、拍手称快。以此为标志,沿袭中国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赋制度将在5年内被逐步取消。根据中央和省里的安排部署,我市结合市情,在综合分析、统盘考虑的基础上,决定加快农业税减免的改革进程,从今年起,章丘市、市中区、槐荫区、历下区和高新区免征农业税,其他六县区减征3个百分点,到全市取消征收农业税及附加。章丘作为我市减免农业税的试点,率先启动,成为全省第一个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的农业大县,《人民日报》等报刊就此专门做了相关报道。
一、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章丘市位于济南市的最东部,现有农民84.4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该市做出从今年起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的决定,是经过慎重论证的,决策依据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扶持“三农”的需要。近年来,章丘市经济实现长足发展,全市人均gdp达到1750美元,经济和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就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在此条件下,该市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行免征农业税及附加一步到位,农民从中人均减负70.6元。
二是已具备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的财力条件。,章丘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6亿元,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县(市)第37位,全省30强县(市)第10 位,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在全市财政收入构成中,农业税仅占财政收入的6.02%,取消农业税后对全市财力影响不大。
三是基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农村税费改革后,因各村土地不均,农民承担的税赋有高有低,该市在前主要通过收取乡村公益事业金来调节,解决此矛盾。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停止征收乡村公益事业金,由此产生了新的农民负担不均衡问题。该市最高的村人均税赋126.5元,最低的仅10元左右。这种负担的不平衡给农业税的征收带来极大困难,也极易引起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在实际运作中,如果以乡镇为单位,以最低的村为标准征收农业税及附加,农业税总量将减少50%以上,同时再实行降低农业税率的改革,全市能够征收的农业税及附加不足万元,扣除征收成本后,此项收入对全市的财政贡献率已很低。权衡利弊,实行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是非常必要的。
二、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的保障措施
章丘市免征农业税及附加一步到位,受益的是广大农民群众,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乡村两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二是农村重点事业的发展。这两大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将影响税费改革的推进和改革成果的巩固,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为此,章丘市在调研和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对全市16个实行“两定一保”财政体制(定收入、定支出、保工资发放)的乡镇,免征农业税后减少的3048万元收入,市财政给予等额转移支付;6个实行分税制的乡镇,免征农业税后减少的1029万元收入,市财政视其乡镇财力情况,给予30%—50%的补助,转移支付资金483万元。免征农业税后,村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村集体收入能够解决的,由村里负担;村集体无收入或不能全部解决的,由市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补助。具体补助办法:对村干部实行严格限额定向管理,人以上的村,村干部职数5职,人以下的3职。村支书工资每月300元,村主任每月260元,其他人员每月200元。办公经费中每年电话费1200元,煤炭费500元,报刊费600元,五保户补助费元,电费200元,其他500元。按照上述确定的限额标准,各村的正常运转限额减去各村收入的60%后的差额,为市财政的补助资金。经测算确定,全市对村集体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323个村共安排补助资金348万元。消化因取消乡村公益事业金后乡镇财力减收的矛盾。该市因取消公益事业金,部分乡镇财力减收425万元,这项政策实施后,市财政一直未对乡镇进行补助,矛盾仍留在乡镇。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后,市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此问题一并予以解决。综上几点,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后,为确保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该市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4304万元。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保障农村重点事业发展。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去年以来,章丘市就采取市财政直接投入的办法,对道路、吃水、电网改造等投入较大的农村重点事业项目予以支持。今年市财政又统筹安排专项资金8801万元,比去年又有增长。对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该市也作了统筹安排,市财政共安排万元专项补助资金,其中失地农民永久性补偿800万元、农村社会保障补助600万元、农村合作医疗补助126万元、农村老党员补助60万元、村支书补助215万元、村级报刊补助200万元。
三是开源节流,加大财政节支增收力度。今年章丘市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主要通过压减办公经费、非生产性支出和财政增收两条途径解决。以该市地方财政收入测算,去年基数为7.06亿元,近年来的正常增幅为20%,今年的增长目标为27.5%,财政收入预计可达到9亿元,比增收近2亿元。按此增长幅度,化解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后的财力矛盾是有保障的。同时,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后,该市把镇、村两级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发展、促发展上,并对各村的改制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引办企业上交税金的地方留成部分,以一定比例奖励到村,鼓励村级加快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村级组织运转所需财力问题。
三、思考与启示
通过调研发现,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后可带来一系列促进作用。一是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本来就大,农业税又无形中增加了这种压力。取消农业税,无疑是对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在经济上的解放,农民群众可以“轻装上阵”,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进一步缓解基层干群关系。由于农户之间千差万别,在征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发一些矛盾,影响干群之间的关系。农业税取消后,不仅可以改善由于征收农业税而造成的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的现状,而且可以使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带领农民增收上。三是取消农业税后,就从根本上拆除了“搭车收费”的平台,能够有效地促进基层组织的廉洁和巩固,其意义非常深远。四是可以不用再像以往那样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征收农业税,节约财政开支。从这个角度讲,农业税免征可谓是一种务实之举。五是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城市居民月收入要达到800元以上才交纳个人所得税,而农民收入现阶段还达不到这一水平,却要交纳农业税,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农民与城市居民在税赋上的不公平。免征农业税,不仅直接地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是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也为实现城乡统一税制创造了条件。
在免征农业税进程加快的情况下,要确保这一政策落到实处,应把握和处理好带来的一些相关问题。
一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免征农业税后,基层组织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资金不足。要解决乡村财力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可以说,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都是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从长远观点看,增收比减负更重要。如果收入上去了,负担减下来,这是最好的。如果收入的增加幅度大一些,负担减的小一些,问题也不会太大。但是,如果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甚至是负增长,负担又减不下来,农民就难以承受,基层工作也就更加难以开展。因此,既要重视农民减负问题,更要重视农民的增收问题。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培植税源,不断增强乡村财力,解决因免征农业税后带来的办事资金紧张等问题。
二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乡村组织正常运转。农业税在中央财政收入中不占主要地位,相对来说取消后对其影响较小,但对县乡一级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乡来说,农业税是其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源,取消农业税后,如缺乏上级相应的转移支付,财政状况将十分困难。在对章丘市的调研中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由于该市属于农业大市,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的数额大,也迫切需要上级的转移支付。
三是应逐步建立全社会的公共财政体制,确保农村公共产品投入需要。众所周知,wto对境外投资者还享受“国民待遇”,而多年来,我们的农民却没有完全得到享受,农村的道路农民修,农村的学校农民建,而城市的道路、学校建设等开支从不由市民集资承担,更何况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同时,税费改革后,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主要依靠“一事一议”来解决,“一事一议”赋予农民合理确定公益事业负担的参与权、选择权、审定权,这为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个好政策。但在实际贯彻执行中却有因难,只要有村民不愿出资,同意出资的人心理就难以平衡,最终难以形成决策。况且“一事一议”有严格的上限规定,每人每年不超过15元,这对兴办事业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如不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纳入财政总盘子,既要减轻农民负担,又要确保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很难“两全齐美”。
四是加快机构改革,压缩经费开支。乡镇和村级组织机构膨胀、冗员过多、职能混乱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一大根源。因此,在减免农业税的同时,乡镇机构改革应及时跟上,否则减负成果就很难保住。应精简乡镇内设机构,归并过多过散的事业单位,压减人员编制,坚决清退编外和临时招聘人员。村级干部尽量交叉任职,村民组长尽量由村干部兼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管理环节,节约财政成本,并能从体制上避免基层政府向农民加重各种税费负担。
五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妥善解决乡村债务。近年来,由于农村生产和公益事业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欠债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落后的农业地区更是严重。税费改革前,乡村主要从乡统筹村提留中拿出一部分来偿还债务。改革后,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