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务经济的地区模式研究

学习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2/7/9

中国农村劳务经济的地区模式研究第2页

阔,人口稀少,劳动力需求量相对较多,其农民家庭常住人口4.53,劳动力负担系数1.57,是全国家庭规模较大的地区,主要是孩子多。劳动力中有93.8%在乡内就业,县内乡外、省内县外、省外比重各占1.56%,就业本地化倾向明显。劳动力行业分布是第一产业占有90.6%,第二产业占3.13%,第三产业占6.27%,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边疆型地区农民劳均年劳动时间为6.2个月,比全国平均少1个月,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赋闲时间较多;劳动时间中76.5%的时间是从事农业生产,18.3%从事非农业生产,外出打工时间占5%。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有一半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及其以下,在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打工的人员较少。新疆等农垦区农忙时劳动力出现季节性需求旺盛,贵州等贫困山区中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3.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单一。边疆型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 737元,是我国农民收入最低的地区。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占80%,又主要是第一产业收入,这里部分省份是我国玉米、大豆、薯类、糖料、棉花等农产品的主产区,机械化水平较高,人均种植业收入水平也较高。但作为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区,其牧业收入水平相对并不算高,农林牧渔多种经营还不发达。工资性收入比重占15%,城市经济、乡镇企业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还很低,家庭经营非农产业较少;商品交换范围不够广泛,财产性收入较少,土地、役畜产品畜等财富的收益较低;转移性收入较低,反贫困力度亟需加强。
通过对中国农村劳务经济地区模式的研究,我们认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我国农村劳务经济呈现出地区性特征,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劳务经济。
1.工资性收入特别是乡镇企业是三个地带之间农民收入的主要差异所在。乡镇企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负责虽然逐步降低,但其对地区差异的影响较大;外出打工有利于降低地区差距,影响还比较微弱。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虽然在农民纯收入中比重较大,但分配差异基尼系数较小,对差异的贡献率并不大。加强城市经济和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是缩小地区差距的主要方面。
2.我国“民工潮”主要是从南方型内陆地区向郊区型和沿海型地区的流动。南方型地区人地关系紧张,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是外出打工,构成了我国农村跨省流动人口的主体。必须注意南方型地区与沿海型地区宏观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做好生产力布局和劳务输出工作。同时做好北方型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转变观念,发展劳务经济。
3.边疆型地区必须借西部大开发的难得机遇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边疆型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解放以后边疆屯垦事业大大促进了边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劳务经济存在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等特点。必须做好边疆地区的基础建设,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就业结构,发展边境贸易,加强与内地的经济交往,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