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农难题 促进城乡一体化

模版范例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20

破解三农难题 促进城乡一体化

破解“三农”难题 促进城乡一体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一指导方针,把破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我理解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是现代化两个主要标志,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因此,当前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主要对象是“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破解“三农”难题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农民、改造农业和缩小农村。

减少农民。关键是解放农民,变农民为居民、市民。如果说家庭承包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解决了收入问题,那么城市化将解决农民的“身份”问题。一要减少传统意识的农民,增加具有现代商品意识且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农民。二要减少农民绝对数量。既然没有那么多的要素、没有那么多资源让有能力的农民留在农村,还不如让他离开农村去“闯荡江湖”,去城市工作乃至安家落户。三要加快农民居民、市民化。降低进城门槛,引导产业进城集聚,广开就业门路;把大量“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变为“离土又离乡”的现代产业工人,使“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成为“进厂又进城”的现代文明居民、市民。

改造农业。改造农业要跳出“农业”抓“农业”,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对接。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也是农业的工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一是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它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装备设施来改造传统农业,并以具有现代素质的人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农业。引入产业融合概念,抓住优势产业,延伸和衍生农业产业链,形成区域特色。加快农业的股份合作公司制改造,打破“农业龙头企业”的界定框框。二是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包括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传统工业的市场化改造经验运用到农业上来,运用“折旧”、“技改”等工业管理理念,创建有效的农业产业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农业信息化的过程,要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不断拓展信息服务新领域,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信息内容服务以及各种应用服务。农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而且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引导下作科学决策,并改造传统农业。

缩小农村。我们主要是穷在山区,落后在农村。缩小农村是使有限的资源更多地集聚,让更少的人运作并发挥最大的效益。一是减少村庄数量,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幅迁移自然村、小山村,使其向中心城镇集聚,改变分散状况,形成合理的城乡分布格局。二是增加农村效益,农村发展并不是随着农村数量的减少而速度变慢、总量变小、效益变差,恰恰相反,会使农村发展速度变快、总量变大、效益变好。三是加大投入,彻底改变基础设施条件,真正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安康、社会文明的新农村。

(安康市政府办公室:孙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