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和谐的客家生态新城
倾力打造和谐的客家生态新城
开拓创新不辱使命倾力打造和谐的客家生态新城
日月奔驰、时光飞逝,过去的一年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建设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充分发扬“三上”精神,全面贯彻“对接长珠闽,推进工业化,服务新赣州,建设后花园”的发展战略,强化大局、服务、责任和拼搏意识,紧紧围绕“一会一节”和新农村建设两项中心工作,克尽职守、团结奋进、加大投入、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在“一会一节”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破除了部门观和小集体利益观的束缚,与相关部门一道,对县城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新建了三个街头绿地景观,县城变得更加和谐、优美、靓丽。投入了20余万元,大力扶持重点镇和重点村建设,实施了(人力、财力、设备、时间)四个“一边倒”、无偿化服务,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我们城建系统应有的贡献;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古人云:政无新旧,以便民为本。在客家文化城、红金工业园区建设,城南新区开发、招商引资等工作中,我局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在测绘、规划、质监、监理等工作中做到了随叫随到、风雨无阻,并创设了“工程报建处”等人性化服务的便民机构,使得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已深植干部职工心中;三是强化责任和拼搏意识。我局作为全县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这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更是交给我们的一项光荣任务,我们必须完成好。因此,我们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克尽职守、奋力拼搏,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特别在规划设计、质检、建筑管理、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等领域的特色工作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新的一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强化服务,编、建、整、改并举,着力实施“12345”工程,倾力打造和谐的客家生态新城。
即:编好一个规划,狠抓两项整治,推进三项改革,搞好四项服务,加快五项建设。
(一)强化区域规划意识,尽快编制好县城控制性详规
规划也是生产力,先进的规划就是先进的生产力。由于九三版县城总规距今已有十余年,在规划理念、功能分区、编制深度等许多方面都已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需要,亟需在赣州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和“三江六岸”城市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测绘县城数字化地形图,编制好县城控制性详规。因为控规才是规划管理的基本技术依据,这也是世界各地加强规划建设管理通行的手段和做法。当前,我县县城已纳入赣州中心城区的严管区范围,必须尽快编制控规,以适应大赣州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加大县城环境和建筑市场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突出治理整顿违法建设行为。从根本上扼制无视规划、恶意滥建、抢建现象,宣传与惩处并举,树立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治理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违章行为,划定泊位,规范县城车辆停靠;将县城环境卫生实行统一管理,消除卫生死角,将城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纳入大赣州统一考虑,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共享。
二是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完善和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特别是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落实工程建设监理和工程备案制度。
(三)不断探索新机制,加快建筑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及投融资体制三项改革步伐
一是抓好局属建筑企业的改制工作。以县建安总公司为试点进行建筑施工企业改制,逐步探索规范操作、平稳过渡的科学方法。
二是推进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化。逐步将工程交易、招投标代理、档案服务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从行政机构中剥离,完全推向市场。
三是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城市资产捆绑经营、市政设施管养分离的市场理念拓宽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领域,引导和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参与经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格局。
(四)强化窗口服务意识,进一步为各项民心工程和中心工作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要充分发挥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窗口职能,紧紧围绕“两城一区”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人员素质,建章立制、推陈出新,为城南一期市政工程、红金工业园二期、客家文化城配套、新农村建设等四大民心工程和中心工作,铺砖引路、殚精竭虑。
(五)以城南新区为主战场,建设生态优美、人居和谐的客家新城
一是继续完善城南新区二期市政干道。尽快形成“五横五纵”的城市主干网,拉开城市发展大框架。
二是打通梅林大街与梅林大桥连接段。使马口森林公园、杨仙岭、客家文化城等各景点间交通更加便捷,线路组织更加合理。
三是继续在老城区新建几处具有客家文化风韵的街头绿地景观。为中国客属恳亲大会在我县的召开锦上添花。
四是新建四处垃圾中转站。使城区环卫设施网络覆盖更加均衡合理,以彻底消除城区卫生死角,提高环卫设施的使用效率。
五是以“先教”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建立奖惩分明、权责相当、流动开放、良性竞争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努力造就一支觉悟高、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干部职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