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思想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2/2/12

汶川地震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几天。这十几天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承载着受灾群众的苦难,书写着全国人民的支援,记录着我们的痛惜、同情、感动和勇气。这十几个日日夜夜,必将以史诗般的画面,镌刻在新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上。汶川地震,毁灭了我们家园,夺去了同胞生命,带给我们痛彻心肺的记忆,但由此引发的一切,更为所有中国人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之一:战天斗地、迎难而上的无畏气概

汶川地震是一场极为罕见的特大灾害,几万同胞罹难,几十万同胞受伤,几百万房屋倒塌。据网络媒体转载《21世纪经济报道》估计,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及周边地区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5000亿元。而财政部今年3月公布的数字: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04.03亿元。单以此计算,这一次的财产损失就占我国财政收入近10%!更不用说那些无法用财产衡量的生命了。对于经过了三十年改革开放、习惯了和平安宁生活、正逐步走向全面小康的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次的的确确是经受着极为严峻的考验,面对着空前严重的困难。当此危难关头,中华民族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无所畏惧的血性、战天斗地的勇气和气吞山河的壮志!那个被埋以后打着手电筒读书的小女孩儿,那个救出两名同学的9岁小男孩儿,那几个在废墟下唱着国歌等待救援的小学生,不正以他们最自然最纯粹最本真的表现,昭示了我们民族坚韧的品格、乐观的态度?那些冒着余震危险、不顾塌方堵塞,水陆空全力挺进的军警官兵,那不具备伞降条件却飞跃5000米高空的15勇士,那些没有机械就用血手刨出幸存者的救援人员,还有那个面对危险应当撤离却大声要求让我再救一个的普通士兵,不正以他们大无畏的勇气和艰苦卓绝的行动,奏响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凯歌?鲁迅先生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中华民族几度于逆境不倒,屡屡在挫折中奋起,正是这种敢于直面困难、勇于迎接挑战的精神赋予我们强大的动力。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坚毅而庄严地宣告: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黄钟大吕般的声音破空而来、回荡九州!温家宝总理沉着而从容地写下:“多难兴邦”,这蕴涵千钧之力的字迹劲透纸背、光照华夏!勇哉我汶川,壮哉我中国!

之二:众志成城、危难与共的团结精神

汶川地震前的中国社会,“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境况多多少少地存在着;“邻里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可算习以为常。而这次地震的到来,才让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然一直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凝聚力!几乎就在刹那之间,所有的中国人都行动起来了!直接遭受地震的灾区父老相扶相携、生死不离;灾区之外的人们全力驰援、奔走营救。总理和总书记先后来了,人民子弟兵、武警部队、消防队伍来了,白衣天使们来了……党政机关、商家企业、文艺明星等社会各界迅速掀起了支援赈灾的狂潮;海外华人、港澳同胞情系汶川、慷慨解囊;台湾首破直飞禁例,传递自古一脉、同根同种的血水亲情;天南地北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从古稀老人到幼稚学童,从亿万富翁到残疾乞丐,都向捐款箱里投进了自己真诚的祝福;还有那四面八方赶来的志愿者,那带着体温的血袋,那举国哀悼、四海纷飞的眼泪,那深情祈祷、烛光映照的脸庞,那步履维艰却不曾中断过的转运伤员接力、那主动腾出病房的外地患者……一切为了灾区、一切服从灾区,都在这些天里被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海,成为毋须言表、一体遵循的行为准则。

在可移泰山的人心面前,在心手相连的自觉行动面前,“号召”这个词陡然变得如此苍白和多余。因为,此时斯事,无需号召!团结起来、抗御天灾、风雨同舟、危难与共是每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呼声!是足以撼动世界的力量!正如俄通社的评论所说:“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10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注:目前已突破百亿,且不断增加),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救助伤员而导致交通阻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一位网友对这种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作了最生动的描绘和最准确的诠释:一点再小的善心,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自古以来,若人心不齐,必祸起萧墙;若军心涣散,必兵败于野。反观今日之中国,以众志成城、祸福与共的钢铁力量,已然筑起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傲岸于世!

之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

灾难突降时,救灾过程中,一些原本让世人永远无法知晓名字的普通人,却在旦夕之间家喻户晓、人人传颂、有口皆碑!他们以大爱的胸怀、人性的光辉,演绎了一幕幕叫人潸然泪下、深入脑海的画面。让我们截取其中的几个镜头吧:张米亚,一个不到30岁的数学老师。当救援者挖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看到他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孩子活了下来,而雄鹰的“双翼”已然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其锯掉,才把孩子救出。现在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在生死关头的那一刻,张老师到底想了些什么,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也不可能有思想斗争的时间,更没有做“英雄”的目的。他只是完全自然、不假思索地做出了选择。这举动的后面,是他长久以来不曾言表的对学生深深的爱怜。这爱,超越了他个人的安危,远重于他自己的生命。

记着他留下的一句歌词吧:“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是这次灾难中所有和他一样用生命保护了孩子的英雄教师们共同敞开的心扉、共同谱写的大爱礼赞!蒋晓娟,一个初为人母的女警察。震灾发生后,她狠心将尚不满半岁的儿子托付给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她把那些父母遇难而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轻轻地揽到了自己的怀中,用本该喂养自己孩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些尚不谙世事的婴儿。母爱让人敬重,而将母爱给了非亲非故的孩子,那么,这种母爱就超越了传统和普通的意义,是母爱中的大爱!难怪有网友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哺乳。当此赞誉,毫不为过!爬过来捐款的残疾乞丐,我们无从知道他的名字,但他根本无法站立的躯体当街蹒跚,他无比费力地说了两次:我要捐款!他艰难地把碗里的所有钱投进箱内。观者谁不动容?同样,我们无法知道以他为代表的捐款乞丐们其时的心理活动,但我们可以推定的是,他们这样做,既不为名也不求利。他们或许只是感同身受,他们或许就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就这么简单!类似这样镜头的镜头实在太多太多。从这些普普通通人的身上,折射出的是最自然最朴实最率真的大爱光彩,如《人民日报》社论所言:废墟下深沉壮阔的无私大爱,拓展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疆界。灾难虽然猝不及防,大爱却可与世长存,它永远浸润在炎黄子孙坚强的骨骼里,流动在中华儿女滚烫的血管里。只要有爱,就会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光明便永在人间!

之四:珍惜生命、珍爱生活的平常心态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分明地看到,所有的物质和人类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在突如其来的强震中,在惊心动魄的大援救中,可以清晰地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呼喊:生命弥足珍贵!生活应当热爱!这次大灾难以它惨重的教训启迪我们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与灾区蒙难的人们相比,那些平常日子里我们曾经斤斤计较的小事是否根本不值一提?那些我们并不留意的平凡生活,是否其实格外珍贵?在罹难同胞面前,我们已没有怨天尤人的权利;在四千孤儿面前,我们已没有娇纵子女的“义务”;在受伤截肢的伤者面前,一些人已没有讨论坐车是否高档的资格;在坍塌的房舍面前,一些人已没有抱怨住房太小的理由……陈坚,一个被埋60小时的普通打工者,他的愿望不过是回到妻子身边,等待孩子的降生。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非常容易,其实已经拥有。但陈坚在被救以后不久,还是遗憾地离去了,带着他虽然简单却再也无法实现的愿望离开了人世。

日本救援队集体默哀,他们静静垂首,不只为了向紧紧相拥的罹难母女致以哀悼,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以无言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重!让我们都记住吧:那个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遗体绑在背部,送她去太平间;那位老者,身后是坍塌的家园,沧桑的脸上写满对故土的依恋;那些母亲,挂满忧伤的泪水,苦苦守候在废墟旁边,只为等来亲人尚存的消息……拥有一颗平常心吧,细细体会其实并不漫长的生命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拥有一颗平常心吧,用心寻找那些原来被我们忽略了的生活细节。拥有平常心,并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我们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善待他人;而是要我们学会将心比心,能够换位思考。5月19日下午,北京东城区法院审理一起民事纠纷案件,当事人双方一度争者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当2点28分开始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后,原被告情绪缓和,当庭和解。“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度尽劫波的平常心;“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是自信人生的平常心;“宠辱不惊,任亭前花开花落”,是静观天地的平常心;“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宽忍为怀的平常心……真的很想告诉人们:当为飞黄腾达而欲不择手段的时候,当为一己私利准备损公损人的时候,当面对恶语相向忍不住火冒三丈的时候,当驾车行驶在拥挤道路上的时候——想想汶川地震,想想那些逝去的生命、离散的孤儿,想想那些缠身的病痛、倒塌的家园吧!生命易逝而生活可贵,不要轮到自己去体会那铭心刻骨伤痛的时候才顿悟释然。以智慧的态度从汶川地震中领悟珍惜生命、珍爱生活的真谛,将受用终生,泽被后世!

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灾难不至。然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汶川地震,曾经让我们的眼眸饱含泪水,曾经让我们的眼神晦暗忧郁,但它同样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加速了我们的凝聚、点燃了我们的爱心、催生了我们的希望!我们坚信,风雨之后的彩虹会更加绚丽,残雪融尽的春日会倍感温暖、黑暗过去的曙光会越发灿烂。汶川地震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出一段又一段壮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