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事迹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2/7/24

优秀共产党员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镇村党支部书记
在镇村的大街小巷、困难户家中、蔬菜基地里……,村民们经常会看到一位质朴、谦和、热情的老人,提起他,村的父老乡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男1941年出生,自90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他任职的几个春秋,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群众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投入村公益事业,努力增强村集体收入,千方百计为村民服务,使当初一个欠外债480万元的贫困村几经拼搏后一举脱贫,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村、文明村。书记用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他常说:“村民选我当村支书是信任我,如果我干不出相样子来,上对不起党,下对不起全村的父老乡亲,我要对党和全村的父老乡亲负责。

敢于创新,务实求真,坚持原则,雷厉风行,忠肯正直,乐于奉献,头脑灵活,善经营、会管理,这是村党员、干部、群众、企业经理对他的一致评价。

书记十几年的工作表现和先进事迹真可以用简洁的八个字概括,那就是:勤劳、务实、律己、爱民。

提起村,大伙都知道村是一个人口多、党员队伍大、耕地面积少、人员流动量大的复杂的大村,90年以前,村里只有6个村办企业,但村集体收入不过1万元,人均收入不过几百元,欠银行480多万。如何在这个面积只有1729亩,平均人均耕地0.4亩的土地上发展,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为村支部书记设下了一个难题。面对困难形势,书记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他对身边的党员多次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我们必须把权力用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为此,他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他也深知,一个村党员、党员干部素质高低也决定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他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一五”规划,结合典型案例、先进事迹进行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党员的道德修养。几年来,书记积极培养和发展新党员,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党组织队伍,建设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党员队伍。

书记常思考:如何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如何让群众尽快致富?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刻打动着书记的思想,他对全村的产业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向全村群众提出了“因地制宜抓村办企业,一手抓村集体企业管理经营,一手抓合作合同,同时抓招商引资”。村水质优良,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们和资源优势。书记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运用村里现有的闲置厂房、场地对外招商,并采取“一职双责”制度,村干部除要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必须大力招商引资,由于良好的优势和书记的正确领导,引资效果极其显著。先后建起了教师楼、农民集资楼、市场楼、个体经济商品楼等十几处楼房建筑,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既完成了350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又为镇财政增加了30万元的税收,同时还将企业扩充到12个,村级收入也由原来的不足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0万元,此外还偿还了以前的外债50万元。

村里条件好了,有钱了,书记没有一丝松懈,他把目光注意到村里的公益事业上,为了改变村容村貌,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了改善交通条件,村投资50余万元修筑村路、柏油路、挡水墙、涵洞、排水沟等;投资30余万元用于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20余万元用于村民供电线路的维护和水利基础设施的维修。

郭家堡通往二十九中学600余米的土路是全村乃至整个镇中学生上学必经之路,这条路年久失修,一到雨天,便水流成河,无论是村民日常工作生活,还是中小学生上学都极不方便,村民、学校、家长都对此反映强烈。查民情、体民意、解民忧,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投资3万余元自己动手修建成一条村民感动之路。

自从政以来至今,他为村里取得近300万元的收入,每年村里都有工程,而每一个工程,他都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谁出的价最少,最省钱,工程质量最好,就让给谁干,从不多花一分钱,以至个别包工头都私下里议论:干村的工程是赔本赚吆喝。可是十几年来,全村村民耕地用的水利设施改造费用,没用老百姓掏一分钱,水利设施的管理、维修,村里全部负担。据统计,仅该项费用支出至今已达20万元。

1997年,镇党委决定给村干部工资提高80%,而当即表态反对,要求镇党委提高幅度,再降20%。镇领导纳闷了,回答:“给老百姓跑跑腿、办点事,是村干部的义务,我们挣的已经不少了。”据粗略统计,十几年来,少拿、不拿上级给的工资和奖金就达数万元。仅98年至三年,婉言谢绝了镇党委、政府按工作完成情况给他及其他村干部的1.4万元、2万元等不同数额的奖金,而在其当村干部的里,其为村民减免各类负担近百万元。

在村,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老百姓高兴的、拥护的、正确的就坚决去办,并且快办,办好。对老百姓提出的问题不得回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5月,在走访贫困户时,一村民外出正好碰见他,向其反映四组有段堡路由于春暖返浆,该路十分难走,问能否在秋收前给修一下。出乎庐村民意料的是,当他两天后回家发现,一条宽阔平整的路映入眼帘。原来,在接到村民反映后,当即前去勘查一番,并于第二天一大早带领村两委干部来到该路段,经过一天的苦干,终于将该路修整一新。“他们选我是信任我,他们有难处才找我们,我们解决不了,还站在这个位置上干什么?”

一心为民,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深深感染着的广大党员、群众,同时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认可。1992年他被市政府授予乡镇企业达标先进个人。从1993年至分别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村委会建设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抗洪抢险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村进入我市首批“五个好党支部”标兵行列。是振安区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

书记带领大多数群众致富后,没有忘记那些弱势群体,对待五保户、孤老户、特困户更是百般关心,惦记他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生产和收入情况,充分调动全村有活动能力的党员,参加“设岗定责”活动,10名党员选择了扶贫帮困岗,18名党员选择了带头致富岗。书记带头包扶困难户,定期到包扶对象家走访,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逢年过节,他都带着党的温暖上门慰问,并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书记从村里出资2万元帮助四户困难户上了致富项目,使他们早日脱贫。

书记经常教育村两委班子,要办好村的事情,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必须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村里不但要建章建制强化管理,还要抓村干部、骨干的学习能力、领导能力、致富能力,同时在经济问题上集体讨论,严肃财经纪律,增加透明度。由于书记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班子团结,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集体。

书记一心为民,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深深感动着的广大党员、群众,在他的引领下,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每次换届选举,他都以票数的绝对优势当选,同时也得到镇党委的充分肯定。

几年来,书记曾多次荣区政府授予的“村委会建设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记镇村党支部书记

提起村,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荒山秃岭。如今走进村,举目望去,山上果实累累,山下遍地开花,找不到一丝昔日荒凉的痕迹。

“问渠何得清如许,话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您问这其中的原因,村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多亏了俺书记。”

是啊,村民们不会忘记带领他们走上致富道路的支部书记——。

踏破“铁鞋”终有路

村有村民组9个,农户700户。93年,村集体收入不过三、五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不过几百元。当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每一个角落,也荡涤着窑沟村人封闭已久又渴望致富的心,可村的小康在哪里?致富之路在何方?

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倍感肩上担子的份量,时常面对家乡的荒山发呆,祖辈生活的小山村,由于贫穷,自己曾发誓读书、当兵、长本事,无论如何也要离开这个偏僻的穷得叫人害怕的山村,然而命运偏偏在他当了六年兵之后,又把他还回了这个生他的小山村。离乡六年的兵营生涯,使他深感到家乡虽穷,但乡土亲情无限。七五年回乡后,他担任民兵连长,之后又担任支部书记他把青春献给了山村。十几年过去了,但山河不改,贫穷依旧,这不能不使一向自信的张庆德有些疑惑,难道家乡的山水真的不养人?

当为村在苦苦思索时,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天意的巧合,家从宽甸下河口村来了一位亲戚,并带来一枚燕红桃。这位亲戚介绍说,这桃子个大,口感好,易储存,适于长途运输,市场上供不应求……。看着,听着,琢磨着,突然他一拍大腿跳了起来:“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村与河口村地理位置极相似,这桃适合河口也一定能在安家落户。他因而受到启发,“外面的世界很大,可走的路很多,走出去,外面有个天,看看他人的足迹,再走自己的路。”一个大胆的设想形成了。

九三年,和部分村干部到大连郊区参观了千亩果园,一位老支书告诉他,这苹果园五、六年后,年收入就是百万元。听到这,眼红了,紧接着他们又到营口、锦州、盖县等地,视野开阔了,心里敞亮了,脚下的路也觉得更宽了。

回村后,立即召开支委会和全体党员大会,征求大家的意见,谈他的设想:要想富,利用荒山种果树。他的设想得到了大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以燕红桃生产为主,以梨和葡萄、蔬菜生产为辅的思路确定了,并制定出村经济三年规划,明确支委的分工,以为首立了“当年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