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助理情系民政典型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3/4/22

民政助理情系民政典型事迹材料


情系民政共创和谐
该同志在党组织的关怀培养下,通过不懈努力和追求,使她树立了坚定为党和人民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能够以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拓荒牛”精神,作为千千万万民政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在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已度过了十五个春秋。
1993年,她加入了土贵乌拉镇民政工作者的行列。从上任的那天起,就决心牢记为实现民政工作“三个服务”和“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团结拼搏,克已奉公,勤奋工作,为了理想和信念,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谱写土贵乌拉镇民政工作的新篇章。
“人民满意她满意、人民高兴她高兴、人民幸福她幸福”,是她追求的目标。
——规范秩序,做民政工作的细心人。为规范管理土贵乌拉镇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秩序,与民政部门的同事们通过调查摸底,逐户核实,张榜公布,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建立低保对象一户一档,实行动态管理。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土镇的低保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土镇实际情况,提出了《土贵乌拉镇低保工作管理办法实施意见》,推出了抓好低保工作的“五”字方针:
在入户调查上把握一个“细”字。该镇采取“谁调查、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首问责任制,不论是申请对象还是已保对象,在调查中按照“五细”核查法(即:细问、细看、细访、细算、细填表),认真填写了《乌兰察布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入户调查表》和《乌兰察布市申请享受低保待遇人员家庭财产登记表》一式三份,特别是对家庭的收入界定、住房状况、交通工具、电器设备、通讯设施等实事求是地进行细致核算,不得随意估算,填写完的表格,被调查人和调查人均要签字,以防失真。
在审核把关上坚持一个“严”字。在具体审批过程中,力求做到“3452”。3,就是坚持三从严,即:一方有工作的从严,一方经商的从严,一方务农的从严;4,就是诚守四认真,即:社区评议小组召开会议逐人逐户认真评议,镇低保所通过明查暗访认真审核,旗低保中心采取抽查的办法认真核查,旗低保工作管理委员会进行集体审批,认真把好审打关;5,就是杜绝五种不正之风保,即:人情保、关系保、超标保、利益保、混水摸鱼保;2,就是最终达到两个目的,即:该保的一个不漏,不该保的一个不进。
在保障对象管理上体现一个“动”字。一是检查验审制。二是基层民政干部包片制,随时掌握低保对象的家庭实际收入、人口变化情况,及时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手续。三是部门联手按月审查制。四是不定期随机抽查制。五是群众检举揭发制。
在保障类别上突出一个“分”字。坚持摸清底数、科学划类、分类归口、区别对待,将全镇困难程度不同的低保对象分为三个不同保障类别、五个档次,并确定了a类保障期为一年,b、c类保障期为半年。
在低保资金管理上抓好一个“专”字。为了确保低保金不被挤占挪用,做到专款专用,上级下拨的低保专款和地方配套的专项资金统一进入低保资金专户,并且在专户中封闭运行,每月10日前,低保户均可以凭存折到指定储蓄营业网点领取当月低保金,做到公开透明。这样,不仅有效防止了欠发、少发、漏发和平均发放现象的性,而且还避免了挪用、侵占、克扣、拖欠低保资金的违法违规现象。
低保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了土贵乌拉镇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底,全镇纳入城镇低保对象2725户、4561人,支出保障资金1023万元;完善和规范了低保操作规程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了低保日常受理、定期复核,保证了进出口通畅,做到了动态管理。对城镇低保对象中的重病、重残、孤老、双下岗等特殊困难家庭,在享受低保的基础上,实施了专项救助。在农村,两年来,共累计发放救灾款18万元,救助群众600多户,1200人次;发放临时社会救济款13.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00户,1000多人。
——为民解困,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特困群体基本生活的有效途径,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伟大工程。特困户、低保户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公认的“最可怜的人”。,她们在办理农村低保时,发现呼和乌素口子村四队村民刘迷子全家4口人,丈夫患脑萎缩,妻子先天性神经病,生活十分困难。得知情况后,与镇领导和旗民政部门领导汇报了实际情况,决定打破正常纳入人口标准,将该户3口人一次性纳入了农村低保予以救济,并给另外一人每年救济1500元,极大地缓解了其生活困难状况。
救灾工作是基层民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自然灾害是考验民政工作者的关键时刻。为加强救灾工作管理,尽量使灾害防患于未然,深入到8个社区居委会2个村委会进行走访调查,进一步规范完善了镇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物分级发放制度。灾害发生时,为把人民群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她总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为群众排危解难,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核灾报灾,尽快争取政府对灾区群众进行救助,把救灾款、物等及时地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家住光明社区居委会居民张桂芳,由于当天急风暴雨,住房位置地势低劣,雨水积聚成多,房子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当时,她家里人意识不到出现什么后果,不愿意搬到安全地带,之后,协同村干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勉强将她家东西转移到邻居家并为其找了暂时住所。当天夜里,她家的房屋轰然倒塌,张桂芳一家人顿时醒悟,紧握着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说“谢谢你,是你救了我们全家人的命”。这样的事例太多,数不清多少个双休日,多少个夜晚,为土镇的民政工作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妥善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灾民需要解决的困难。
由于民政是社会行政事务性工作,民政的每一项工作都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工作大部分在基层,而且很多工作都没有成熟的工作规范和经验。同志为做好工作,经常随同领导深入基层群众家里,了解情况,通过看、想,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及时向领导提供决策建议每年都要写多篇关于低保、救灾方面调研材料,为做好自治州民政工作提供了依据。初,为切实做好扶贫工作,使扶贫点居民生产、生活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旗委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部署,深入土贵乌拉镇对扶贫点开展全面深入的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深入调研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扶贫思路建议。一是精神上帮助,物质上扶持。做好思想教育,帮助解决基本的生产资料。二是生产扶持为主,生活救助为辅。想方设法增强村民自救能力,这是解决当地农牧民贫困问题的根本办法。三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就是对扶贫点的扶贫有一个长效扶贫机制,明确扶贫目标,然后逐步实施。四是分类对待,因贫施救。不同的家庭造成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缺乏劳力,有的是缺乏资金,有的是缺乏技术,有一些甚至仅仅因为思想和眼界不够开阔。如果不做具体对待,一味给几袋面粉,不能解决贫困问题。这一思路的提出,在全旗各乡镇形成典型,值的学习,保证了察右前旗民政局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尊老爱老,做老年人的暖心人。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社会氛围,她和同事们想方设法为老年人谋福利。土镇呼和乌素敬老院房屋全部是八十年代初建的,由于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为了不影响五保老人的正常生活,她积极向上级民政部门汇报情况、争取资金,并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大了力支持,先后盖起了10间砖瓦房,并对院内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逢年过节,她与旗民政部门领导取得联系后,在镇内组织发动“敬老献爱心”活动,学校、企业、社区等镇属单位纷纷送去慰问物品,如:水果、白糖、糕点等。目前,土贵乌拉镇院内供养“五保”人员45人,院外供养对象290人。敬老院虽住宿、生活条件好,但散居五保老人还有很多困难,她们对院外供养对象付出的精力更大更多。83岁的一等甲级残废军人樊勇,常年卧床不起,无儿女,每到逢年过节,主动把慰问金和低保金送到老樊家,把党的温暖与关怀及时送给了老樊。
“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是基层民政工作的真实写照,服务对象涉及退伍军人、孤寡残疾、特困户等,为做好土镇民政工作,她作出了许多牺牲,亲人们分担了太多的辛劳。工作中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她本人感到十分欣慰,得到旗委、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表彰,1999年,在优抚普查工作中获自治区先进个人奖;,获自治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奖;她个人在年度考核中连续被评为“优秀”,连续5年被旗委、政府评为优秀工作者。望着办公室里一面面奖牌,觉得生活是那样的充实,她苦得其所,累得其所,乐在其中,福在其中。人生的价值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得到体现,得到升华。